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骗贷的法律后果
骗贷的法律后果

骗贷的法律后果

2020-02-12 434
普法内容
1、贷款被收回,还会被处以罚金。 2、加杠杆的贷款犹如豪赌,结果可能倾家荡产。 3、骗取贷款罪成立,法律将会严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贷款被骗需要付法律后果
    贷款被骗需要付法律后果

    犯骗取贷款罪最多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1-19 68
  • 担保公司骗贷抵押法律后果是否严重
    担保公司骗贷抵押法律后果是否严重

    担保公司骗贷抵押法律后果严重的判刑标准: 1、公私财产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2-04-15 130
  • 贷款冒充签字法律后果
    贷款冒充签字法律后果

    冒充别人签字贷款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民事责任:冒充他人签名属于无权代理,如果对当事人造成损害,冒充人有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冒充别人签字贷款有可能涉嫌诈骗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

    2021-03-29 401
专业问答更多>>
  • 套路贷的法律后果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

    2022-06-11 15,340
  • 公民骗保的法律后果

    一、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2022-06-25 15,340
  • 民间借贷的法律后果

    民间借贷起诉后果: 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 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你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

    2022-05-01 15,340
  • 高利贷法律后果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和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个人贷款利率由贷款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发表的金融机构同期,同等级贷款利率(不包括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

    2021-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01:10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因为无效合同涉及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就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但是有一项例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并不影响双方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

    2,546 15,340
  •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134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01:01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合同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的,将会产生以下数点法律后果: 第一,返还财产。如果在合同履行中,涉及财产给付内容的,当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给付财产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返还财产,接受的一方则依法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第二,赔偿损失。

    4,507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