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司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办
公司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办

公司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办

2022-05-11 2,236
普法内容
股东不出资持有公司股份的,其他股东可以要求该股东履行出资责任,否则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足额出资的股东有权依照公司章程或者出资协议的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股东足额履行出资义务,承担违约责任。股东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依法要求其履行对公司的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公司股东实际出资大于注册资本吗
    公司股东实际出资大于注册资本吗

    公司股东的实际出资不一定大于注册资本。公司股东实际出资只需要等于注册资本,在各股东认足出资额后,公司就可以申请设立登记。但如果实际出资小于注册资本的,少缴的股东需要补足差额,其他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补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九条

    2020-10-22 182
  • 公司股东认缴出资要实际缴纳吗
    公司股东认缴出资要实际缴纳吗

    公司股东认缴出资,在成立公司时不需要实际缴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

    2020-01-23 341
  • 股东未实际出资能否享有股东资格
    股东未实际出资能否享有股东资格

    股东未实际出资能享有股东资格。法律没有规定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因此丧失股东资格。 股东资格是指民事主体作为公司股东的身份和地位。具有股东资格,意味着股东享有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在内的各种权利;同时,也意味着股东应承担的相应义务,主要是指在出资

    2022-04-16 1,312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司股东出资有实际股权是否有权出资

    支付出资是公司股东最重要的法律义务。在认缴制的背景下,股东的出资时间可以定在很多年后,所以在实践中,很多股东在实际支付出资之前就需要转让股权。对于这一问题,相信不少人都有困惑,股东没有实际出资,到底有

    2021-11-20 15,340
  • 公司的股东未实际出资。股东未实际出资确认投资收益怎样解决?

    1、股东未直接或者间接履行出资义务,长期股权投资的存在性有问题 2、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对于经营期间所得利润不具有分配请求权,损益变动不存在 3、因为利润的分配在公司法上除有约定外,其余优先按照实缴比

    2023-07-14 15,340
  • 怎么举证股东出资不实实际出资有效

    股东出资虚假主要表现为货币和非货币出资。以货币出资的,主要表现为资金金额低于章程规定的金额,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评估价值低于章程定额。根据《司法司法解释(二)》,当事人对是否履行出资义务有争议,原告对

    2021-11-18 15,340
  • 公司股东不到,实际出资人未全部出资怎么确认

    是否完全出资并不直接影响实际投资者的股权所有权。一方要求人民法院确认其股权的,应当证明已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021-11-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股东不出资公司债务怎么办 01:07
    股东不出资公司债务怎么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需要全面履行出资义务,若是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可以要求其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主张就股东未出资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但是需要注意

    1,642 15,340
  • 大股东挪用公司资金怎么办 00:59
    大股东挪用公司资金怎么办

    股东私自挪用公司资金的话,那么一般是按照挪用公款罪处理。具体而言,一般是将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储,资金用于公司的业务这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股东将公司的资金从公司账户转入个人账户存储,还有的是直接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的业务款项。单位职工利用职务

    5,102 15,340
  • 合同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怎么办 01:12
    合同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怎么办

    合同工资和实际工资不符的处理办法如下: 1、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如果有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企业发放的工资与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一致,一旦发生纠纷,仲裁机构和法院会支持以实际工资为准; 2、如果要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的,劳动者需要提供实

    772 15,340
姜超律师 姜超律师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