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民事欺诈的法律后果
民事欺诈的法律后果

民事欺诈的法律后果

2022-04-13 1,516
普法内容
民法典对于民事欺诈的法律后果规定一般是其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进行撤销,而且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对于民事欺诈的具体规定,则民事行为因欺诈被撤销后,当事人应当返还财产,将其恢复到欺诈行为发生前的状态,返还财产为欺诈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欺诈民事合同的后果
    欺诈民事合同的后果

    民事合同欺诈的后果为,对方可以申请撤销合同,欺诈人要返还因欺诈合同获得的财产;而且欺诈人对因其欺诈行为给被欺诈方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赔偿。如果构成合同欺诈罪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1-03-01 87
  • 民事合同欺诈后果是什么?
    民事合同欺诈后果是什么?

    民事合同欺诈的法律后果: 1、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为无效合同。 2、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的,为可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 3、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并且有过错的一方还应赔偿对方因此

    2021-01-20 54
  • 民事案件欺骗法官的后果
    民事案件欺骗法官的后果

    民事案件欺骗法官的,法院可以对行为人处拘留或者罚款的处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05-19 120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欺诈,法院会按照民事判决吗,合同欺诈会引起哪些法律后果呢?

    如果是合同欺诈民事诉讼,按照民法判决当然正确。如果是合同诈骗罪,应当按照刑法判决其刑事责任,如果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可以按照民法判决其民事赔偿部分。合同欺诈损害国家利益的,是无效合同。一方以欺诈

    2022-03-03 15,340
  • 民法典中欺诈离婚的后果有哪些

    以假借离婚为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则构成诈骗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

    2023-07-15 15,340
  • 举报价格欺诈事件有哪些法律后果?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

    2023-01-23 15,340
  • 哪些情况下会构成欺诈欺诈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欺诈行为是欺诈在客观方面的基本构成要件。没有客观方面的欺诈行为存在,就意味着中国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没有受到实际侵害,欺诈就不可能存在。只有当行为人欺诈的故意已经通过具体的欺诈行为表现出来,并且在客观上

    2023-11-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事欺诈要不要坐牢 01:27
    民事欺诈要不要坐牢

    民事欺诈一般情况下不用坐牢,但是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需要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欺诈是指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同

    3,614 15,340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2,917 15,340
  •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140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