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前夫债务不知情怎么办
前夫债务不知情怎么办

前夫债务不知情怎么办

2022-04-13 935
普法内容
一般情况下,如果前夫在离婚的时候隐瞒共同债务,那么在分割共同财产的时候,前夫可以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在男女双方离婚之后,如果女方发现前夫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试图侵占女方财产的。那么女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重新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丈夫生前的债务妻子不知情谁承担
    丈夫生前的债务妻子不知情谁承担

    丈夫生前的债务妻子不知情由继承人承担;能够完全证明你不知道你丈夫借款情况,并且没有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就可以主张为个人债务,妻子不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只是继承人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要清偿债务。

    2021-03-23 290
  • 离婚不知情一方要偿还夫妻债务该怎么办
    离婚不知情一方要偿还夫妻债务该怎么办

    如果不是用于共同生活中,应属于其个人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可以知道,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才属于夫妻共

    2021-02-14 99
  • 前夫在离婚前欠下许多债务我不知情要承担吗
    前夫在离婚前欠下许多债务我不知情要承担吗

    看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用于共同生活才需要分配。借款“说不清”,应按夫妻共同债务论处夫妻一方就对应债务的免责条件为:要么是已经让第三人知道财产各自所有、债务各自承担的约定要么是债务没有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如果债权人并不知道夫妻之间对于

    2021-03-24 191
专业问答更多>>
  • 好邻居前不久欠债了夫妻共同债务不知情咋办?

    第一,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只有真实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二,夫妻之间对债务是否有共同的合意,也就是说另一方是否知情,是否知道借款的事实; 第三,债务的数额,以及债务的用途,一般只有

    2022-07-02 15,340
  • 前夫不知情, 但是欠债死了

    如果你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你对欠款确实不知情,前夫也没有用来家庭开支,可以不与偿还。但是这种证据不好获取。 你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操作,直接不偿还,让他们起诉,然后你找证据证明你不承担这些债务。 你前夫

    2022-05-09 15,340
  • 夫妻夫妻共同债务债务人不知情要还吗

    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条件,不是以另一方是否知情,而是一方借款是否用于家庭生活。只要是用于家庭生活的,无论另一方是否知情,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因赌博、嫖娼、吸毒等恶习,或违法行为而对外所负

    2022-06-24 15,340
  • 婚前不知情债务要承担吗?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三条规定,债权人就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2022-10-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夫妻债务一方不知情有义务偿还吗 01:19
    夫妻债务一方不知情有义务偿还吗

    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规定,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是实行共债共签原则,也就是只有双方以共同意思表示签订的债务,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在新司法解释没有出台之前,共同债务的证明责任完全放置于债务人里面,也就是被要求承担清偿责任的不知情一方,必须拿出充

    1,016 15,340
  • 婚内一方对另一方不知情的债务该怎么办 02:07
    婚内一方对另一方不知情的债务该怎么办

    婚内一方对另一方不知情的债务该怎么办?实际上担心的就是对方私自借了一些债务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根据婚姻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婚内债务到底能否成为共同债务关键不在于说你知不知道,最核心的是另一方所借的债务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共同生产经营,有的

    915 15,340
  • 另一方不知情欠钱算共同债务吗 01:27
    另一方不知情欠钱算共同债务吗

    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欠的钱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要根据以下五种情况具体而定,分别是: 1、以双方共同名义出具借据,或以双方共同名义进行求借,均应认定为共同债务; 2、借时以一方个人名义所借,所借款项用于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对方承认或债权人

    405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