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多久能判下来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多久能判下来

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多久能判下来

2021-05-04 48
普法内容
一般情况人民法院审理一审刑事案件时,自收到起诉书到作出最终的判决,其间可以有十七个月(6+3+8=17)以上的审理期限。 另外,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另外,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也不计入。
《刑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几年

    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主观上行为人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且对受害者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的认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构成该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9-09 249
  • 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判多久
    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判多久

    过失伤害致死的,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期为七年有期徒刑,最低刑期为六个月有期徒刑。具体刑期,由法院根据具体的案情予以确定。

    2020-12-09 117
  • 过失致人死亡取得谅解一般判多长时间
    过失致人死亡取得谅解一般判多长时间

    过失致人死亡取得谅解的,可能会在规定的刑罚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2-29 146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有自首情节能判多久

    过失致人死亡,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积极赔偿死者家属谅解,并有自首情节,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

    2022-03-10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有谅解书的人能判缓刑吗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否判处缓刑

    不一定,得看具体的情节。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缓刑的适用条件是:原判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

    2022-03-04 15,340
  • 高空抛物过失致人死亡判多久

    一、高空抛物过失致人死亡判多久 高空坠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

    2023-05-26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赔偿金一般情况下是多少钱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

    2023-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单独定罪吗 01:04
    过失致人死亡罪能单独定罪吗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从而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可以得知,行为人在与他人纠缠过程中,过失致人死亡的,应当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

    1,283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00:59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刑多少年

    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

    1,457 15,340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01:28
    过失致人死亡罪追诉时效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

    3,11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刘伟长律师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团队负责人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房产纠纷、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3-6177-304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