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喝酒后第二天死亡担不担责
喝酒后第二天死亡担不担责

喝酒后第二天死亡担不担责

2021-02-06 1,861
普法内容
法律没有规定在一起喝酒后多久死亡的情况下不承担责任,因喝酒致死的侵权责任,应该根据以下情形确定: 1、如果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有极力劝酒、故意灌酒、放纵饮酒、酒后未妥善照管等情形的,一般可以认为存在侵权行为且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每个人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的条件
    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的条件

    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强迫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喝醉了,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然劝喝酒;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还劝喝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还劝喝酒诱发疾病; 3、醉酒者没有得到

    2022-04-14 381
  • 朋友聚会喝酒死亡谁承担责任
    朋友聚会喝酒死亡谁承担责任

    朋友聚会喝酒死亡,一起喝酒的是不是要承担连带责任,要看是否存在过错。若存在过错,则需要负连带责任,不存在过错的话,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

    2021-03-04 638
  • 后第二天喝酒, 还算酒驾吗?
    后第二天喝酒, 还算酒驾吗?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存在差异,体内两种酶的代谢速度不同,所以无法准确判断酒后多长时间不算酒驾。当事人是否酒驾或醉驾的标准是以血液酒精含量来判断的。如果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并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毫克为酒

    2020-02-12 606
专业问答更多>>
  • 喝酒后死亡不担责任的后果有哪些?

    关于一起喝酒后死亡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第十八条被侵权人死亡的

    2023-03-22 15,340
  • 喝酒死亡同学承担责任吗?

    此类案件法院曾有判例。根据你弟弟的年龄和智力程度,最了解自己的酒量,应充分预见到喝酒过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进行自我控制和约束,因此应自行承担喝酒导致死亡的主要责任。而其他参与饮酒的同学,在此过程中,也

    2022-05-09 15,340
  • 喝酒喝醉以后死人一起担责吗

    喝酒时的具体情况是什么,同桌的有几个人喝酒,你们是否存在劝酒行为

    2022-10-08 15,340
  • 聚会喝酒死亡共饮人是否担责

    聚会喝酒导致醉酒人死亡情况下,共饮人参加人可能要承担侵权责任。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是否参与饮酒,都出于他自愿。但是,由于共饮人实施饮酒在先行为,产生一种在后的保护义务,即共饮人之间对相互的人身安全应

    2022-02-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喝酒死亡陪喝的人要赔偿吗 01:05
    喝酒死亡陪喝的人要赔偿吗

    陪喝人对于喝酒后死亡的人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民事领域,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若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也即陪喝人在陪喝过程中因过错导致他人死亡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具体来说,就会

    2,853 15,340
  • 喝酒死亡赔偿新规定 01:28
    喝酒死亡赔偿新规定

    饮酒是可能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活动,同桌饮酒,产生死亡结果的,原则上由死者一方承担损害结果。但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共饮者故意劝酒导致死伤,或者无法有效将醉酒者护送回家的,属于侵权行为。

    1,846 15,340
  • 第二被告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00:50
    第二被告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第二被告人要承担的责任如下:第二被告人有什么责任应当是根据案件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判断的,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也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说如果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当中,第二责任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是需要根据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为准。如刑事附带民

    1,963 15,340
行政复议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