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还能领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还能领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还能领取驾驶证

2020-07-31 61
普法内容
交通肇事逃逸后如尚未构成犯罪的,则还能领取驾驶证;如交通肇事罪构成犯罪的,会被吊销驾驶证终生,则不得再重新考取驾驶证。根据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自首还是逃逸吗?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自首还是逃逸吗?

    肇事逃逸后自首依旧算逃逸,肇事逃逸后自首不能因后来的自首而否定当时的逃逸事实。虽然不能否定逃逸定性,但并不妨碍对自首情节的认定。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

    2021-10-11 115
  • 交通肇事逃逸,副驾驶逃逸,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副驾驶逃逸,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交通副驾驶逃逸,是否违法需根据以下情形确定: 1、副驾座上的人是“乘车人”,与肇事无关,除非他指使驾驶员违章。 2、乘车人应该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有义务提供信息,不得隐瞒、伪造证据,否则涉嫌包庇。 3、确实不了解情况,无责任。自身也受损失的,

    2020-01-05 92
  • 醉驾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还是交通肇事罪
    醉驾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还是交通肇事罪

    1、未造成交通事故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饮酒驾驶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2020-12-12 133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能领取驾驶证吗?

    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是不可以再领驾驶证的,因为会被判终生禁驾。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

    2021-06-16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后如何还能领取驾驶证

    1、交通肇事逃逸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是会被吊销驾驶证终生的,不得再重新考取驾驶证。 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

    2022-06-23 15,340
  • 肇事逃逸是否还能申领驾驶证

    肇事逃逸不能申领驾驶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后,又逃逸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2-06-0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后是否还能再取得驾照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7-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不可以自首 01:39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不可以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还可以自首。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为了推卸、逃脱责任而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与自首并不冲突,交通肇

    1,034 15,340
  • 交通肇事后逃逸该如何处罚 01:14
    交通肇事后逃逸该如何处罚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应当根据刑法中交通肇事罪来判处相应的刑罚,具体的刑罚根据肇事者造成的事故严重性及影响程度来判定。 1、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由公安机

    1,44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01:28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有: 1、行为人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应当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死亡2人以上或5人重伤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

    1,365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