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不当得利和犯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不当得利和犯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不当得利和犯诈骗罪有什么区别

2020-11-18 125
普法内容
不当得利是民法上的一个概念,指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造成他人损害。诈骗罪是刑法上的罪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给付型不当得利是由申请人给付造成的,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是非申请人的给付造成的,法律上进行区分主要有两点:第一,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给付划分证明责任;第二,是获益人在没有法律的原因占有返还给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第三,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

    2021-02-03 337
  • 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怎样区分不当得利与诈骗

    不当得利与诈骗的区别为: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而被确认为别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2022-08-12 232
  •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何区别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何区别

    不当得利和善意取得两者有以下区别: 1、主观上前者恶意,后者善意; 2、前者只适用于动产,后者可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 3、前者只涉及两方,后者涉及第三方; 4、前者的得利应当返还,后者取得所有权,无需返还。 因他人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

    2022-04-14 1,342
专业问答更多>>
  • 诈骗和不当得利还款区别在哪里?

    ①原物返还,即当原物尚存时,应返还原物。 ②作价返还,即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则可作价偿还。 关于价额的计算方法,通说认为,当受益人所受利益为劳务时,其价额为劳务的通常报酬;当原物因附合而丧失所有权时,应

    2022-07-28 15,340
  • 合同诈骗罪和不当得利有何不同

    区分他们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危害性不同.不当得利的危害性较轻.而诈骗则较重.虽然他们都有不正当的目的,但是诈骗是犯罪嫌疑人使用欺骗的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被害人在基于这种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自愿地将财

    2022-07-28 15,340
  • 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有什么区别

    给付型不当得利是由申请人给付造成的,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是非申请人的给付造成的,法律上进行区分主要有两点: 第一,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给付”划分证明责任; 第二,是获益人在没有“法律的原因”占有返还给利

    2022-05-14 15,340
  • 合同诈骗和合同诈骗犯罪的区别是什么,合同诈骗和合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合同诈骗:如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明知自己无合同约定的投资/运营实/体项目,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而骗取对方钱财且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则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 诈骗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3000元以

    2022-02-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80 15,340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315 15,340
  • 犯罪和违法有什么区别 01:38
    犯罪和违法有什么区别

    违法是指违反了国家相关宪法、法律、法令、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行为。违法行为一般有:交通违法、网络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等。所以,违法包括了犯罪,但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犯罪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而犯

    3,640 15,340
行政复议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