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安机关可以主动取保吗
公安机关可以主动取保吗

公安机关可以主动取保吗

2020-07-21 264
普法内容
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不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会不会主动取保
    不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会不会主动取保

    不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暂时不会主动取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如果被宣告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既不提供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做出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

    2022-11-07 150
  • 在公安机关公安主动取保候审是不是案件比较轻
    在公安机关公安主动取保候审是不是案件比较轻

    对于取保候审的案件,因为办理取保的前提条件就是认为该案的情节比较轻微,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发生社会危害性,所以,如果在公安侦查阶段或者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能够争取到取保候审,那么在后期法院审理阶段,大部分案件都能够

    2020-02-16 272
  • 保险公司可以调取公安机关调查材料吗
    保险公司可以调取公安机关调查材料吗

    保险公司是可以调取公安机关调查材料的。根据相关规定,只要符合程序,保险公司是可以调查卷宗资料的。如果保险公司对事故有疑问,可以找公安部门反映,如果公安部门同意,是可以查看资料的。

    2021-03-31 309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安机关有权利取保吗有取保资格可以去公安局取保吗

    1.公安机关有权决定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针对被告人而言的,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公安、检察、法院都有权决定取保候审。 2.公安机关的取保候审只能适用于侦查阶段,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公安机关的取保候

    2022-07-06 15,340
  • 取保候审可以主动联系执行机关吗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主动联系执行机关,再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受案机关尽快处理。有可能是接案之后被撤案了。根据一般规定,取保到期后,应当立即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

    2022-07-06 15,340
  • 符合哪些条件公安机关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公安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制定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2022-03-13 15,340
  • 刑事案件中哪些主体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可以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2022-05-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00:58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

    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具体如下: 1、公安机关对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有权立案侦查; 2、使用各种秘密侦察手段的权力,包括秘密监视、秘密搜查、使用秘密力量进行内线侦察和阵地控制,以及使用秘密的技术手段等; 3、有权依法使用武器和警械,实行

    6,478 15,340
  • 公安机关强制措施有哪些 01:32
    公安机关强制措施有哪些

    公安机关可执行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并接受以上部门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3,131 15,340
  •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01:13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具体有哪几种: 1、管制。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进行工作或者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061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