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频繁骚扰对方是什么罪
频繁骚扰对方是什么罪

频繁骚扰对方是什么罪

2022-04-16 5,139
普法内容
频繁骚扰对方的行为在我国并不属于犯罪,也没有骚扰罪的罪名,但是骚扰的行为可能涉嫌诽谤罪、侮辱罪。如果构成犯罪,就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频繁骚扰对方的行为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一般处最高五日的拘留或者最高五百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频繁发信息算不算骚扰
    频繁发信息算不算骚扰

    频繁的发短信和打电话不会构成骚扰罪,但是严重者会被处罚。频繁发信息不涉嫌犯罪,只有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多次发送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其治安行政责任。

    2020-08-21 1,641
  • 物业频繁催缴物业费算骚扰吗
    物业频繁催缴物业费算骚扰吗

    物业频繁催缴物业费算骚扰。长期使用网络软件频繁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给业主,算骚扰。法律规定,业主应当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

    2021-09-01 680
  • 频繁拨打12345构成什么罪行
    频繁拨打12345构成什么罪行

    1、如果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伪造证据,不会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负法律责任的问题。 2、举报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是否为恶意举报,应予以认定。否则,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在没有故意诬告的情况下,对检举人报告

    2020-04-18 2,316
专业问答更多>>
  • 网贷逾期骚扰电话频繁怎么办

    网贷逾期遭到频繁的电话催收的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的,如果是遭到了暴力催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处理的。因为贷款公司暴力催收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3-09-01 15,340
  • 频繁接到骚扰短信,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遭遇他人骚扰是一件极其厌烦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对方何时何地进行骚扰,给被骚扰者带来的困扰是不可以估量的,轻则影响生活工作,严重还可能导致被骚扰精神压力增大,带来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被骚扰者遭遇严重侵权

    2022-09-27 15,340
  • 频繁收到侵扰电话要怎样办

    房屋中介这类“侵扰”电话隶属侵权做法。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负责人表示,市民遇到“屡教不改”的“侵扰”电话,能够拨打协会的服务热线电话:投诉。只要你曾经买过房,卖过房,甚至租过房,地产中介的电话就会像牛

    2022-07-04 15,340
  • 对方性骚扰怎么处罚

    性骚扰会受到行政机关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性骚扰构成什么犯罪行为 01:08
    性骚扰构成什么犯罪行为

    性骚扰涉嫌构成猥亵罪。 1、性骚扰涉嫌构成猥亵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性骚扰不构成

    1,225 15,340
  • 怎么样才能构成骚扰罪 01:06
    怎么样才能构成骚扰罪

    骚扰罪指的是集合多人进行强暴或胁迫的行为,该罪是外国刑法罪名。该罪的特征,一表现在其犯罪形态表现为集团性行动;二表现在行为人实施强暴或胁迫行为,要能达到能够对某一地方的公共安宁构成危害的程度。我国法律目前对于骚扰罪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因此准

    10,474 15,340
  • 老师骚扰学生违反了什么法律 01:14
    老师骚扰学生违反了什么法律

    老师骚扰学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老师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学生的正常

    5,65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李国镇律师 李国镇律师

广东商合律师事务所 | 创始人

擅长: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建设工程、企业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183-1831-3832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