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的前提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的前提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的前提是什么

2020-02-05 54
普法内容
主观上具有过失;客观上侵犯了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既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 也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致人死亡,重伤或者是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哪些情形下对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
    哪些情形下对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

    交通肇事罪酌定量刑的前提是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客体要件: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三)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过失; (四)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

    2020-08-05 75
  • 交通肇事案件中酌定量刑如何理解?
    交通肇事案件中酌定量刑如何理解?

    在酌定情节里主要是靠法官的自己的判断,牵扯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在酌定量刑时应当考虑犯罪时空及周围环境,这个方面是交通肇事罪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因为交通肇事罪中,环境因素是造成交通肇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问题里面,着重要考察天气状况,地面状况

    2020-01-03 74
  • 有关交通肇事罪当中的酌情量刑情节问题
    有关交通肇事罪当中的酌情量刑情节问题

    一、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

    2020-05-24 61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刑事裁量中的酌定情节,酌定量刑

    酌定量刑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是量刑情节的一种。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却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刑事

    2022-04-07 15,340
  • 交通肇事案件中的酌定量刑如何理解

    在酌定情节里主要是靠法官的自己的判断,牵扯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在酌定量刑时应当考虑犯罪时空及周围环境,这个方面是交通肇事罪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因为交通肇事罪中,环境因素是造成交通肇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

    2023-01-14 15,340
  • 交通肇事是什么意思,交通肇事罪的定罪与量刑,交通肇事的司法解释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 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

    2022-04-09 15,340
  •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罪如何处罚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

    2022-01-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2021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00:57
    2021最新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

    根据2021最新量刑规则,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行为人的量刑起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逃逸致一人死亡

    1,149 15,340
  •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00:48
    交通肇事罪最高刑多少年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罪的定罪量刑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如果是违反了交通法规的,造成了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

    1,037 15,340
  •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

    794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