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缓刑一年需要带电子定位吗
缓刑一年需要带电子定位吗

缓刑一年需要带电子定位吗

2020-12-17 755
普法内容
不是必须,有的地区会要求缓刑犯佩戴电子手环以掌握缓刑犯的动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需要带手环吗
    缓刑需要带手环吗

    不是必须的,法律没有规定必须要佩戴电子手环,但有的地区会要求缓刑犯佩戴电子手环以掌握缓刑犯的动向。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2020-02-24 1,452
  • 判一年缓刑会戴定位手表吗
    判一年缓刑会戴定位手表吗

    缓刑期间要一直戴定位手表。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

    2020-04-14 1,243
  • 缓刑后要一年会判缓刑吗
    缓刑后要一年会判缓刑吗

    被判一年的犯罪分子,满足一定条件的就能缓刑。其条件有: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1-17 84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三个月一定位手机一定要带身上吗

    缓刑期间也属于罪犯,只是法律宽大处理,让你们在社区服刑!实行手机定位是确保区域内活动的举措!必须遵守!缓刑期间定位手机他人接,扣分问题由当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扣分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报请法院,申请收

    2022-07-26 15,340
  • 被判刑前还需要带电子脚环吗

    判缓刑后接受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期间,按规定应在居住地县级行政区域内活动。为确保区域内活动,各地会采取一些监管措施。戴电子脚环即是其中一种。但目前电子脚环只是部分地区推行。所以是否要戴电子脚环需看你们当

    2022-10-06 15,340
  • 缓刑需要监护人吗?一定需要吗?

    需要。缓刑期间监护人与民法通则的监护人不一样。此处的监护人是指要有家属配合矫正监管。根据《刑法》第76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2023-03-24 15,340
  • 判2年缓刑1年缓刑到期一定要判缓刑吗

    缓刑就是暂缓量刑,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

    2023-03-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判刑五年缓刑一年 01:31
    什么是判刑五年缓刑一年

    不存在判刑五年缓刑一年的说法。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其次,缓刑考验期必须比原判刑期长,判刑五年缓刑一年是

    1,097 15,340
  • 有了抚养权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吗 00:51
    有了抚养权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吗

    有抚养权的一方,最好亲自照顾孩子。因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抚养孩子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换句话说,条件允许的话,父母最好是亲自履行抚养的义务。否则,对方就可能会有理由,请求法院变更孩子的直接抚养权。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民法典第10

    1,333 15,340
  •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01:01
    累犯一定不能缓刑吗

    累犯是一定不能缓刑的。法律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行为人构成犯罪后,人民法院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发现行为人构成累犯的,在确定刑罚时,不得对行为人宣告缓刑,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具体的犯罪情况判处相应的刑罚,让行为人承担

    936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