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骗贷的法律后果是否严重
骗贷的法律后果是否严重

骗贷的法律后果是否严重

2020-03-29 427
普法内容
骗贷的法律后果严重: 1、贷款被收回,还会被处以罚金。 2、加杠杆的贷款犹如豪赌,结果可能倾家荡产。 3、骗取贷款罪成立,法律将会严惩。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经营贷买房后果,严重吗
    经营贷买房后果,严重吗

    经营贷买房后果比较严重,银行会提前收回贷款,同时用户需要赔偿违约金。因为经营贷买房是违规行为。用户在申请经营贷款时就需要签订借款合同,经营贷款条约里是明令禁止经营贷款流入楼市的。

    2021-01-11 384
  • 网贷逾期不还最严重的后果?
    网贷逾期不还最严重的后果?

    双方通过网络进行的各种贷款行为在法律性质上认定为双方之间签署的借款合同,但是现实中的各种网络贷款行为由于超过法律规定利息的虚高限额,利息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不会得到支持。当遇到网络贷款未能按时偿还借款时,法院最多只会追究你的违约责任,并没有其

    2021-03-16 601
  • 打架后果严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打架后果严重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打架造成了一方轻伤以上后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020-06-17 68
专业问答更多>>
  • 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是哪些

    你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啊! 取保候审就是要求你随传随到,保持通讯畅通,如果检察院传唤不到你的话,一定是撤消取保候审的决定了,你有可能被上网通缉了,赶快去公安局自首吧,本来是问题不大的,缓刑的可能性很大

    2022-08-02 15,340
  • 刑事拘留的后果是否严重

    1、被刑事拘留后果严重。被刑事拘留说明当事人嫌疑构成犯罪,要面临刑事审判接受刑事处罚。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

    2022-05-23 15,340
  • 网贷不还最严重的后果

    一、小额现金贷 这类别的网贷基本上都是不上征信也不会起诉的,不说别的,自己本身就不符合规合法,靠的就是授权借款人的通讯录和基本信息换的借款额度 是的,这些小额网贷不还的后果就是暴力催收,电话簿的每一个

    2022-07-01 15,340
  • 车险骗保后果严重吗

    车险骗保属于保险诈骗,有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

    2021-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160 15,340
  •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01:10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因为无效合同涉及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就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但是有一项例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并不影响双方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

    2,553 15,340
  •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01:00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名义股东取代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在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实际出资人往往只享有依代持协议

    2,240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