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后悔缓刑还要不要坐牢
后悔缓刑还要不要坐牢

后悔缓刑还要不要坐牢

2020-09-14 73
普法内容
缓刑有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是不用坐牢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没有出现违法违规情形,那么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了。因此,在缓刑考验期间,缓刑人员没有出现违法违规情形,那么在缓刑期满之后,就不会坐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之后一定要坐牢吗?
    缓刑之后一定要坐牢吗?

    如果被判处了缓刑,但是在缓刑考察期内遵纪守法,无不良行为,那么缓刑考察就顺利结束,原来判的缓刑年限就不用再执行。如果在考察期内仍违法乱纪,法院可以撤销缓刑,被告人就要被执行原判刑罚。

    2021-10-12 299
  • 缓刑还要坐牢是什么意思
    缓刑还要坐牢是什么意思

    按《刑法》规定被判缓刑是可以不坐牢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给予一定的考验期,由公安机关负责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犯罪人接受考验的刑罚制度。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要保

    2020-11-22 169
  • 刑事和解后还要坐牢吗
    刑事和解后还要坐牢吗

    刑事和解后是否还要判刑要区别于是刑事自诉案件还是刑事公诉案件。如果是刑事自诉案件,犯罪行为人获得了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谅解,双方在法院判决前进行和解了,可以撤回起诉,就可以不坐牢。但是如果是刑事公诉案件,达成刑事和解可以减轻处罚,但是不可

    2022-04-12 823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期后还要坐牢不那坐牢要做多长时间

    缓刑期后还要坐牢不那坐牢要做多长时间l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缓刑期后还要坐牢不那坐牢要做多长时间gt;第七十六条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

    2022-06-30 15,340
  • 死刑缓刑后是不是一定要坐牢

    死刑缓刑要坐牢,实行死刑缓刑制度,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刑,但杀人要少的政策。它没有放松对罪大恶极的罪犯的惩办,同时又给一些罪犯以悔罪自新、重新作人、争取减刑的最后机会。这种制度,对于瓦解敌人,惩罚和改造

    2023-01-20 15,340
  • 法院判缓刑后去监狱还要坐牢吗

    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期满后,就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

    2022-07-18 15,340
  • 死缓犯减刑后犯罪还需要坐多久牢

    死缓减刑是指死缓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关于死刑缓期执行及死缓减刑制度,《刑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

    2022-07-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钱不还坐牢了还要还吗 01:03
    欠钱不还坐牢了还要还吗

    欠钱坐牢后依然需要还钱,因为坐牢是刑事责任的处罚,而还钱是民事责任的处罚,两者并不冲突,并不会因为坐牢而抵掉相应的债务。但是因为犯罪者已经坐过牢,承担过相应的刑事责任了,之后不能就欠钱这一事对其再次进行处罚。借钱不还需要坐牢的情况包括两种,

    1,187 15,340
  • 判缓刑就不用坐牢了吗 01:31
    判缓刑就不用坐牢了吗

    缓刑,是指对已经触犯刑法的相关条文规定,经司法机关法定程序认定的确已经构成犯罪,应当接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虽然已经先行宣告定罪,但是对其暂时不执行法院所判处的刑罚的制度。依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缓刑的行为人,特定的考察机构会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

    1,006 15,340
  • 儿子诈骗坐牢没钱父母要不要还 00:56
    儿子诈骗坐牢没钱父母要不要还

    儿子诈骗坐牢没钱,父母不用还。涉嫌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罚自负原则,因为诈骗行为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由实施诈骗行为人本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父母没有偿还义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3,128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