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假货当真货卖构成什么犯罪
假货当真货卖构成什么犯罪

假货当真货卖构成什么犯罪

2022-06-17 285
普法内容
假货当真货卖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当行为人故意制造、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5万元以上时,即成立犯罪。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的制售伪劣产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把假货当真货卖算诈骗吗
    把假货当真货卖算诈骗吗

    把假货当做真货卖的行为属于诈骗行为。如果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就已经触犯了刑法,构成了诈骗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金额较大,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诈骗罪

    2022-08-21 4,629
  • 假货当正品卖犯什么法
    假货当正品卖犯什么法

    把假货当成真货卖属于消费欺诈,不属于诈骗,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2020-03-06 198
  • b货当a货卖构成诈骗吗
    b货当a货卖构成诈骗吗

    构成诈骗。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

    2020-05-22 253
专业问答更多>>
  • 如果是犯了假货当真货卖经济犯罪会被如何样?

    1.属于侵权产品,没有授权的就属于仿冒品。 2.假货的概念模糊,比如说假酒可能是食用酒精也可能是甲醇 3.假货是比较严重的经济犯罪,后果严重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022-07-31 15,340
  • 在如今的法律下那个假货当真货卖经济犯罪算吗

    国际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义,英国、法国、德国下的定义也不尽一致,世界贸易组织在有关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文件中,侧重是从商标、版权和专利侵权来界定的。实际上,假冒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国际上有人给假冒下了一个较能

    2022-06-17 15,340
  • 卖假货会构成哪些罪

    卖假货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两种罪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3-08-13 15,340
  • 老板卖假货工人也构成犯罪吗

    刑法明确规定,明知他人犯罪而参与,属于共同故意犯罪,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

    2022-11-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买假货犯法吗 00:49
    买假货犯法吗

    明知假货,故意购买的话,是不够成国内的任何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明知假货依然购买,那么购买的物品不会受法律保护,特别是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不能像售假者要求赔偿等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

    4,452 15,340
  •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什么犯罪 01:21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什么犯罪

    签订虚假合同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

    2,852 15,340
  •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00:57
    防卫过当构成犯罪吗

    防卫过当也会构成犯罪,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防卫人进行防卫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损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其目的是出于反击和制止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过当的前提条件。防卫过当应具

    2,24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吴国公律师 吴国公律师

广东集智求强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劳动纠纷、公司法、交通事故、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30-4804-466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