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中国法律有疑罪从无原则吗
中国法律有疑罪从无原则吗

中国法律有疑罪从无原则吗

2020-03-30 537
普法内容
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上的概念,规定于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没有疑罪从无四个字,但一系列条文体现的就是疑罪从无原则。如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 (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是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典型概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疑罪从无原则三大原则
    疑罪从无原则三大原则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 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 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

    2020-03-19 1,376
  •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针对疑罪从无的规定,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为刑事诉讼法中的第二百条。其中体现疑罪从无原则的条款为,在证据不足时,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应当作出证据不足而无罪的判决。证据不足一般是指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有罪

    2022-04-16 4,374
  • 疑罪从无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
    疑罪从无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是从刑事诉讼目的引申出的规则,一般和沉默权配套,是犯嫌被告的角度看,在法官最终定罪之前他们在身份上不能被看作有罪的人,可以引申出法庭上被告人不能被区别于其它诉讼参与人和公诉人,法官来对待,我国只适当的采用该原则。疑罪从无,是从法官的

    2020-02-18 614
专业问答更多>>
  • 疑罪从无的原则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真实、不充分、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1-11-26 15,340
  • 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

    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在案件证据存在疑问,不能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程度的,案件事实应该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断。定罪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定罪证据确实、充分的,但影响量刑证

    2022-06-28 15,340
  • 什么是疑罪从无原则的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而又确实无法查证清楚、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

    2022-07-05 15,340
  • 发生抢劫罪的疑罪从无原则法律上都有哪些

    疑罪”是指司法机关对被告人是否犯罪或罪行轻重难以确证的情况,是司法实践难以避免的常见现象。“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

    2022-08-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外国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在中国有法律效力吗 00:56
    外国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在中国有法律效力吗

    在外国离婚了后,还要到国内离婚。如果是在国外离婚,外国法院的离婚判决在中国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想在国内也达到离婚的目的,有两个选择: 1、向有管辖权的中级法院申请承认外国离婚判决书; 2、在国内协议离婚或起诉离婚。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申

    586 15,340
  •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01:23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1)成文的罪刑法定。①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等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即罪刑法定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等。②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体现民意,但因为不成文,缺乏明确性,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

    5,050 15,340
  •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02:03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

    2,231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