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公安机关如何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
公安机关如何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

公安机关如何对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

2024-04-16 16
普法内容
公安机关对被假释的罪犯予以监督的方式为: 1、监督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2、要求假释的罪犯,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要求假释犯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刑法》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公安机关对假释的罪犯如何予以监督
    公安机关对假释的罪犯如何予以监督

    公安机关对被假释的罪犯予以监督的方式: 1、对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指定罪犯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进行监督考察。 2、对被宣告假释的罪犯,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向罪犯原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

    2023-01-13 108
  • 公安机关怎样来监督出了假释的罪犯
    公安机关怎样来监督出了假释的罪犯

    公安机关监督被假释的罪犯的方式: 1、对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指定罪犯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进行监督考察。 2、对被假释的罪犯,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向罪犯原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街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了解其表

    2022-12-02 69
  • 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对监外罪犯如何进行管理
    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对监外罪犯如何进行管理

    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应把监外罪犯列为重点人口依法进行管理,防止漏管和失控。在工作中,县级公安机关可以指定监外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驻乡人民警察或者交罪犯所在单位、基层组织,作为具体负责监督考察的执行单位。要依靠群众对监外罪犯逐个建立监督

    2020-01-20 91
专业问答更多>>
  • 公安机关对哪些犯罪人,不能实行缓刑?

    下列罪犯不能缓刑: 犯罪情节较重,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 2、无悔罪、再犯危险或者宣告缓刑对社区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罪犯; 三、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2021-12-22 15,340
  • 公安机关对判处缓刑的人如何管理的?

    如果在缓刑期间又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

    2022-11-02 15,340
  • 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的行为呢

    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第七十七条被宣

    2022-04-06 15,340
  • 公安机关如何监督被假释的罪犯,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公安机关监督被假释的罪犯的方式: 1、对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指定罪犯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进行监督考察。 2、对被假释的罪犯,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向罪犯原所在单位或者居

    2023-09-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01:03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是全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人

    5,148 15,340
  •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哪些 00:50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哪些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 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2、拘役。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3、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

    7,064 15,340
  •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01:13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具体有哪几种: 1、管制。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进行工作或者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053 15,340
柳烁颖律师 柳烁颖律师

广东尚宽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劳动纠纷、企业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137-9025-7070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