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当父母偷看他人日记犯法吗
当父母偷看他人日记犯法吗

当父母偷看他人日记犯法吗

2021-02-01 142
普法内容
父母偷看日记犯法,子女可以先和父母沟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不受侵犯,自然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主动与孩子沟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偷看日记 法律规定
    偷看日记 法律规定

    日记,信件是个人的隐私,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未成年人年纪虽小,生活比较简单,但也有自己的隐私。任何人都不可以拆看、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包括父母、老师。一些家长根本没有隐私权的概念,也不知道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往往未经允许就

    2020-01-06 228
  • 孩子大人看孩子日记会侵犯父母隐私权吗
    孩子大人看孩子日记会侵犯父母隐私权吗

    父母看孩子日记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从法律上讲,子女不论成年还是未成年,都是公民,都依法享有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这里当然也包括隐私权。这些权利都依法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2020-06-10 132
  • 偷看日记的权利
    偷看日记的权利

    偷看日记属于侵犯了隐私权。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保持其私生活中的秘密不为他人知悉的权利。但任何人的个人隐私都必须限定在合法、合乎道德和合乎社会需求的范围内,对于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揭露和干预。也就是说,公民为维护个人权

    2021-03-25 293
专业问答更多>>
  • 父母偷钱犯法吗

    如果数额较大的话,则涉嫌盗窃犯罪,但因发生在亲属间,可以从轻处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

    2023-02-13 15,340
  • 丈夫偷偷偷给岳父母钱犯法吗

    丈夫偷拿岳父母的钱如果数额较大的,是可能属于盗窃罪的。根据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

    2022-06-07 15,340
  • 偷看他人手机算犯罪吗

    未经他人允许偷看别人手机的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还没有到犯罪的程度。如果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作为权利人,是可以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但是如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2022-06-01 15,340
  • 父母偷看子女的的邮件算共犯吗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是侵犯孩子隐私权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本条肯定了未成年人享有的隐私权。包括未成年人父母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权侵

    2021-10-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01:04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吗

    偷看别人隐私犯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隐私权,私自调查他人信息是犯法的,因为侵犯了公民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

    4,234 15,340
  • 父母打孩子犯法吗 00:56
    父母打孩子犯法吗

    父母随意打孩子犯法。因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需要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

    6,955 15,340
  • 当面骂人犯法吗 00:58
    当面骂人犯法吗

    当面骂人是否犯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

    3,035 15,340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