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交通肇事罪自首该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罪自首该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罪自首该怎么认定

2020-02-05 62
普法内容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自首包括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部分。自动投案包括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但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自首交通肇事罪会怎么判刑
    自首交通肇事罪会怎么判刑

    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判刑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

    2020-12-16 73
  • 交通肇事后报警算不算自首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自首
    交通肇事后报警算不算自首如何认定交通事故的自首

    在交通肇事后报案并在现场等候处理,或在肇事后主动投案,并能如实供述自己肇事罪行的,均符合自首的两个法定条件,应依法认定为自首。

    2020-01-01 70
  • 交通肇事罪自首情节的认定的特点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自首情节的认定的特点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自首情节的认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而且如实供述了自己罪行的,是自首。肇事者未逃逸的行为不应认定为自首,而应直接在第一法刑的量刑幅度内,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确定其应适用的刑罚。

    2020-05-10 66
专业问答更多>>
  • 该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自首

    认定自首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应该认定为自首的行为。由于交通肇事行为,往往是先由交管部门处理,依据交管部门规定,逃逸人主动或者委托他人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接受处理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应当认

    2022-09-07 15,340
  • 交通肇事罪自首怎样认定,交通肇事罪自首认定标准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该制度对犯罪具有昭示作用,使其行为人产生

    2021-06-30 15,340
  • 交通肇事罪自首该怎样认定

    自首怎么认定:关于罪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对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中主动投案交代罪行,认定为情节无异议。但对于行为人肇事后没有逃跑,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情节,

    2022-09-03 15,340
  • 应该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自首

    认定自首分为两类情况:第一类,应该认定为自首的行为。由于交通肇事行为,往往是先由交管部门处理,依据交管部门规定,逃逸人主动或者委托他人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接受处理并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应当认

    2022-09-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049 15,340
  • 自首怎么认定 01:26
    自首怎么认定

    自首是法律名词,根据《刑法》有关自首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

    2,740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656 15,340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