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辩护同时可以做最轻辩护可以这样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允许辩护人同时作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对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可以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后辩论量刑问题,虽然辩护人作无罪辩护,但是法庭在主持控辩双方针对定罪问题辩论后,仍然需要主持双方针对量刑的问题进行辩论;辩护律师在发表无罪辩护的同时,也可以针对案件的量刑发表辩护意见。《刑诉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法条意思很明显:《刑诉法》给法庭设定了一项义务,审理案件时,任何与定罪、量刑的有关事实、证据,法庭都应当主持调查、辩论。具体怎么调查,怎么辩护,请看《刑诉法解释》的规定;《刑诉法解释》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调查应当在查明定罪事实的基础上,查明有关量刑事实。在我国这样的司法制度下做无罪辩护的成功率确实是微乎其微的,可法律当然也不能直接取消这种无罪辩护机制,存在无罪辩护也是为了杜绝冤假错案。法律上没有禁止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体现在同一刑事案件中,但这样的辩护方案是有些法律风险的。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是可以的。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情况下,在量刑问题上辩护律师仍可以针对现有的具体情节,提交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的“量刑辩护意见”。也即,与无罪辩护相对而言的罪轻辩护,其侧重点不在于罪的轻重,而在于量刑的轻重。
辩护律师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是可以的。对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法庭辩论时,可以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后辩论量刑问题。辩护律师在发表无罪辩护的同时,可以针对案件的量刑发表辩护意见。
-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是否可以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可以,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的,可以在声明保留其无罪辩护意见的同时;在假定被告人有罪的前提下,当庭提出或庭后提交罪轻的辩护意见和相应的量刑意见。
2020.02.11 264 -
可以做无罪辩护吗?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可以,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的,可以在声明保留其无罪辩护意见的同时,在假定被告人有罪的前提下,当庭提出或庭后提交罪轻的辩护意见和相应的量刑意见。
2020.01.29 275 -
-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可以吗
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是可以的。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情况下,在量刑问题上辩护律师仍可以针对现有的具体情节,提交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的“量刑辩护意见”。也即,与无罪辩护相对而言的罪轻辩护,
2022-06-06 15,340 -
无罪辩护可以做罪轻辩护吗
无罪辩护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做罪轻辩护。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本人有多年办理刑事案件的经验,可来电来访。
2022-01-22 15,340 -
无罪辩护可以做无罪辩护吗
1、符合正当防卫条件或者有其他无罪辩护理据的、可以作无罪辩护。 2、正当防卫:看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五个条件,即前提、时间、目的、对象、限度。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在于防卫一方 3、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
2022-03-18 15,340 -
刑事案件可以同时做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吗?
可以,但前提是数罪。无罪辩护与罪轻辩护可以针对数罪并罚问题,即一人犯数罪,可以针对其中一种做无罪辩护,对其他的做罪轻辩护。虽然当前的刑事审判实践中,律师作无罪辩护被法院宣告无罪的几率比较低,但如果案件
2022-05-11 15,340
-
01:02
签了认罪认罚可以做无罪辩护吗签了认罪认罚可以做无罪辩护。刑事案件辩护律师的职责就是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减轻处罚、免于处罚的辩护意见;在案件审判程序中,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属于从轻处罚的情节,辩护律师可以依据从轻处罚的情节上进行辩护。做无罪辩护并不等于会判决无罪,同样无罪
4,506 2022.05.11 -
00:57
无罪辩护不成功可以判缓刑吗无罪辩护不成功是否可以判缓刑,要看是否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
1,876 2022.05.11 -
00:54
不安抗辩权可以解除合同吗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应当在中止履行后,具有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仍不提供担保或者恢复履行能力后,另一方当事人才能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具有先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
2,38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