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征信失信,多长时间解除?

征信失信,多长时间解除?

2021-10-21 08: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1回复

专业分析:

失信被执行人与征信记录是两个不同体系管辖的事项,失信被执行人属于法院司法体系的管辖,征信记录属于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管辖。应征记录应保存5年是从不良行为和事件结束之日起5年,法院失去信用的被执行人的信息被删除后5年。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失信被执行人,结案了名单,一般依当事人申请,受理申请后3-5个工作日可以删除。欠债还钱,只要失信人履行债务后,当事人便可以申请将其失信名单删除。一般法院经审查,任务为申请符合规定,会按流程审批删除,确定删除到删除,大约1-2天即可办完。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征信记录一般是五年之后解除,失信则是两年,如果有多项失信行为或者以暴力抗拒执行的,则还会延长一到三年。如果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或主动纠正其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

律师普法更多>>
  • 征信失信多久解除
    征信失信多久解除

    征信失信的解除: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2020.05.12 245
  • 征信失信多久解除?
    征信失信多久解除?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2020.05.04 117
  • 失信多长时间内可以解除
    失信多长时间内可以解除

    如果是已经履行完自己的义务或者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如果失信人员一直没有完成自己的义务的,则失信信息将不会解除。

    2020.05.11 252
专业问答更多>>
  • 失信多长时间才能解除?

    如果还在黑名单上,就不能自动解除。结案后,可向法院申请解除,人民法院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不信任的信息。不信任的人在完成自己的责任后,可以申请解除不信任的名单,自动解除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是5年。

    2021-10-26 15,340
  • 失信人员要多长时间解除?

    失信人员解除需的时间:一般需要一至三年才能消除。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

    2022-06-08 15,340
  • 征信失信多久解除

    失信被执行人与征信记录是两个不同体系管辖的事项,失信被执行人属于法院司法体系的管辖,征信记录属于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管辖。征信记录应当保存5年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并不是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

    2022-05-21 15,340
  • 失信人员多长时间可以解除?

    最高人民法院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几项规定》的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有效法律文件确定的义务,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处罚:(一

    2021-10-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失信人员能怎么解除 01:15
    失信人员能怎么解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相关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员只要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人民法院应该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 1、失信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约定的义务或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2、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

    2,726 2022.04.15
  • 协议解除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0:52
    协议解除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协议解除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1、协议解除合同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之前,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而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消灭的行为; 2、协议解除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因此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3、如果合同解

    844 2022.11.26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