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有哪些

2022-09-09 09:5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09回复

专业分析: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组织同行评议,向被认证企业征求意见,对认证活动和认证结果进行抽查,要求认证机构以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查机构、实验室报告业务活动情况的方式,对其遵守本条例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有违反本条例行为的,应当及时查处,涉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从事人民币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回收的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有: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未确定或房屋使用者非产权人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房产税按年征收,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分期缴纳。

律师普法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保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保质期

    我国对与保质期的规定是首先产品上面必须要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以及生产日期必须真实有效。保质期以及生产日期必须标注在清晰明显的地方。违反规定将会受到处罚。

    2020.01.02 6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2020.07.30 1,0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补充规定了随机监督检查、异地监督检查等监管手段,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并建立

    2020.07.06 1,000
专业问答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为了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2022-09-09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认可机构根据认可的需要,可以选聘从事认可评审活动的人员。从事认可评审活动的人员应当是相关领域公认的专家,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认可规则和程序,具有评审所需要的良好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2022-09-09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2022-09-09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十六条

    认证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存在利益关系。认证机构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对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资助;不得从事任何可能对认证活动的客观公正产生影响的产品开发、营销等活动。认证机构不得与认证委托人存在资产、管

    2022-09-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561 2022.05.11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1,387 2022.04.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0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对涉嫌

    3,861 2022.04.17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