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上的杀人罪有几种?如何定义的?

法律上的杀人罪有几种?如何定义的?

2022-10-17 19:2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7回复

专业分析:

也许你想问的不是这个,你大概想问,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后果,可能涉嫌构成几种不同的罪名1、故意杀人罪。2、过失杀人罪。3、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1和2没什么可说的,就说说3和1的区别吧,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的区别主要看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如果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是伤害他人,结果却造成了受害人死亡,就应当定为本罪,而不定为故意杀人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杀人罪在主观上包括故意、过失两种罪过形式,前者包括确立故意、未必故意或有预谋的故意、非预谋的故意等多种形式;后者包括轻率过失杀人、疏忽过失杀人等不同形式。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法定救助义务包括安全保障义务、夫妻共同扶持义务、承运人救助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教育义务、紧急救助等。

律师普法更多>>
  • 刑法定义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有几种罪名
    刑法定义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有几种罪名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一共有7种: 1、毒品犯罪。 2、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3、恐怖活动犯罪。 4、走私犯罪。 5、贪污贿赂犯罪。 6、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 7、金融诈骗犯罪。

    2020.08.02 160
  • 杀人罪有几种
    杀人罪有几种

    分为过失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6.28 461
  • 故意杀人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故意杀人罪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2020.04.23 132
专业问答更多>>
  • 杀人后自首法律上是如何定罪的?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2022-09-07 15,340
  • 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如何?

    构成要件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

    2022-08-27 15,340
  • 法律上诈骗罪是如何定义的?

    【法律意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通常认为,

    2022-08-31 15,340
  • 杀人后自首法律上是应该如何定罪的?

    本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4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2022-09-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杀人罪的定义 01:10
    故意杀人罪的定义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杀害他人的行为。行为人在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危害结果的发

    1,990 2022.04.17
  • 故意杀人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12
    故意杀人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根据行为人的行为和罪行轻重,可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毁灭罪证等卑劣动机的,利用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的,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还有产生如多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的等等。犯故

    664 2022.05.11
  • 庞氏骗局在法律上是如何释义的 01:11
    庞氏骗局在法律上是如何释义的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庞氏骗局”在法律上的释义是指金融领域的投资诈骗,即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的范畴。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要求,即使用欺骗行为或者利用维持对方的认识错误,使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数额较大的财物,行为人因此取得

    1,56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