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2021-10-29 13: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9回复

专业分析:

行政诉讼举证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事实损害行为、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合法、是否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承担什么赔偿责任的诉讼活动。(一)【举证责任配置规则】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因举证不能或者不力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举证责任制起源于罗马法时代。当时主要是指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理论研究称为主观举证责任,即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义务或负担。后来,法国学者提出了客观举证责任的概念,即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即当待证事实不明确,法院不能拒绝裁判时,谁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这就导致了如何配置举证责任的问题。理论上有法律要件分类、权利限制扩张差异等观点。法律要件分类是德国学者提出的一种观点,与民事诉讼相同。德国和台湾省都采用这种说法。这一理论将民事法律规范分为权利产生规范、权利阻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和权利排除规范,前者为基本规范,后者为对立规范。主张权利存在者对权利规范中权利事实的构成要件承担举证责任;主张权利不存在者,应当对权利消灭(如债务已清偿)、权利损害(如无或限制行为能力)、权利排除(如超过时效)等承担举证责任。日本学者提出了权利限制和扩张区别。他们认为,限制国民权利、课堂义务的行政处理诉讼,由行政机关对行为的适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国民在扩大权利或利益领域应当对其请求权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我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制定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没有照搬上述理论,而是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对方申请授权时,应对其要求符合法定条件承担举证责任,对原告没有适用举证责任的概念。即被告对行政行为合法性(1条)和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4条3款)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应负责提供三种证据材料:符合起诉条件的材料(4条1款);被告不作为,证明其在行政程序中提出申请的材料(4条2款);赔偿诉讼中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5条)。同时,原告有权提供被告违法行为的证据。(二)【举证失权规则】举证失权是指无正当理由超过法定举证期限,即丧失举证权的制度。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举证期限。长期以来,证据的实施随时提出主义,增加了诉讼成本,降低了诉讼效率,不利于公平价值的实现。最高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只规定了被告举证期限,不完整。本次证据规则进行了如下调整:被告应当自收到起诉状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供全部证据,以作出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选举规范性文件;因不可抗力或客观上无法控制的其他合法原因不能如期提供的,应当在证据限制满前申请延期证据。法院批准的,应当在合法原因消除后10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无证据(一条)。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日提供证据。法院因正当原因申请延期的,可以在法院调查中提供。逾期提供的,视为放弃举证权。法院不予接受一审程序中没有正当理由而在二审程序中提供的证据。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提前支付鉴定费用或者拒绝提供相关材料,导致案件争议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认定的,应当承担不能举证的法律后果(31条)。(3)【证据管理规则】行政诉讼证据的管理一直不可依赖。本司法解释首次规定了证据管理,即证据指导】法院向当事人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时,应诉通知书应当告知其举证范围、举证期限、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以及因正当原因不能按期举证的,应当提出延期举证申请(八条)。[分类号]这是当事人对证据的整理。当事人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分类编号,简要说明证据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并在签名中盖章,注明提交日期(19条)。【证据交接】法院应当向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出具收据,并注明证据的名称、类型、份数、页数、件数和收到时间,经办人应当签字或者盖章(20条)。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作出合理说明的。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定是: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原告应当提供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和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律师普法更多>>
  • 三大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三大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三大诉讼的举证原则如下: 1、刑事诉讼实行无罪推定的原则; 2、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3、行政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即举证责任由被诉的行政单位承担。

    2020.04.20 373
  • 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举证原则有哪些

    行政诉讼举证原则:行政诉讼当中的举证原则是被告负举证责任,并兼顾原告合理分担举证责任。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都是具有某种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

    2020.08.14 133
  • 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是什么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指举证责任在诉讼主体之间的合理分配,即举证责任在原告、被告及第三人之间的合理配置。举证责任的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谁应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一般

    2020.10.29 540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指什么?行政诉讼被告举证责任原则

    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之一。是指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负有向人民法院提交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责任,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

    2023-02-13 15,340
  • 行政诉讼中举证原则的简介

    行政诉讼举证原则:行政诉讼中的举证原则是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兼顾原告合理分担举证责任。因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具有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2021-11-03 15,340
  • 行政诉讼中原告怎么举证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四)其

    2022-09-04 15,340
  • 行政诉讼的诉讼原则是什么

    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对行

    2021-07-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什么 01:26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什么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是指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的的基本准则,是有关可以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根据中国行政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所有证据,无论种类,都只有经过法庭的审查属实,才能做为定案依据

    3,206 2022.04.15
  •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00:56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如下: 1、如果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如果是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

    759 2022.11.21
  •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188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