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人是否享有署名权

法人是否享有署名权

2022-06-26 21:3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26回复

专业分析:

法人享有署名权。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因此,作为专利权人,法人享有署名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当作品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时,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具有对该作品的署名权,以表明其作者身份。法人作品的构成为: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创作,而不是由该法人或者组织的工作人员自发进行;创作思想及表达方式须代表、体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志;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而不是由执笔人负责。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法人享有署名权。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作为专利权人,法人享有署名权。

律师普法更多>>
  • 委托作品是否享有署名权
    委托作品是否享有署名权

    委托作品署名权属于受托人。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2020.06.13 229
  • 法人是否享有名誉权
    法人是否享有名誉权

    法人享有名誉权。法人名誉权是社会对法人的信誉、外在形象、经营特色、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各方面的总的社会评价。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

    2021.04.20 107
  • 作者的署名权是否是仅为作者享有
    作者的署名权是否是仅为作者享有

    作者的署名权是仅为作者享有,不得转让。 视听作品中的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作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前款规定以外的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

    2020.03.07 165
专业问答更多>>
  • 法人是否有署名权

    享有署名权。著作权属于作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

    2022-06-12 15,340
  • 表演者是否享有署名权

    表演者原则上是不享有署名权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许可他人传播等相关的权利,且其行使权利时,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

    2022-06-03 15,340
  • 假冒他人署名是否侵犯署名权

    假冒他人署名不属于侵犯署名权,属于侵犯姓名权。侵犯姓名权的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二)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

    2022-06-03 15,340
  • 署名权是否是自然人专有权

    署名权不是自然人专有权,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如无相反证明,在作

    2022-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转让吗 01:11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转让吗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可以转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将著作权全部或者部分、有偿或者无偿转让给他人。转让方式包括了买卖、互易、赠与和遗赠等。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转让著作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作品名称、转

    1,195 2022.05.11
  • 实际施工人是否享有工程款优先权 01:01
    实际施工人是否享有工程款优先权

    实际施工人不属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赋予承包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但并未直接赋予实际施工人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在发包人欠付承包人工程款数额明确,但承包人怠于行使优先受偿权的情况下,

    2,724 2022.04.15
其他知识产权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