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拘役释放后一定要去法院报到吗?

拘役释放后一定要去法院报到吗?

2023-01-21 11:3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1-21回复

专业分析:

不需要。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即恢复自由,不用专门接受司法机关监管。被判决实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看守所或监狱服刑,接受管制教育,也就是需要坐牢。只要是刑罚就会有一定的期限,到了判决期限自然就会刑满释放,对于这类人员通常就叫做刑满释放人员。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三十六条 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刑满释放后定期配合派出所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教工作,汇报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如有困难,请向工作人员提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用。判拘役四个月属于短的刑期,未曾迁出户口,所以无需有报道的必要。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根据《监狱法》的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不需要到派出所报到,但需要持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律师普法更多>>
  • 拘役释放释放后能参加选举吗
    拘役释放释放后能参加选举吗

    拘役刑满释放后,还处于剥夺政治权利的不能参加选举。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

    2020.04.16 97
  • 拘役释放后限制出行吗
    拘役释放后限制出行吗

    拘役释放后限制出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后,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犯罪分子释放后在拘役服刑期间,犯罪分子的出行是会受到一定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

    2020.08.06 95
  • 拘役释放后需要办理什么
    拘役释放后需要办理什么

    刑满释放人员要到当地派出所报到领取身份证或申领居民身份证。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和被劳动教养的人以及被羁押的人,没有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在被释放或者被解除劳动教养后,申领居民身份证。被判处管制或独立适用刑罚附加刑的人,以及被判处拘役

    2020.02.14 113
专业问答更多>>
  • 拘役释放后要去司法所报到吗

    不需要。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即恢复自由,不用专门接受司法机关监管。被判决实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看守所或监狱服刑,接受管制教育,也就是需要坐牢。只要是刑罚就会有一定的期限,到了判决期限自然就会刑满释放

    2022-11-12 15,340
  • 拘役释放后要到派出所报道吗?

    刑满释放人员要到当地派出所报到领取身份证或申领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二条被逮捕的人犯,由逮捕机关在通知人犯家属的同时,通知人犯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

    2022-08-17 15,340
  • 法院判拘役后公安能否释放

    a.除非显失公平,法院是不能改判公安的判决的,但可撤销或者要求公安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处罚; b.这个是法院也不能保障的,法院来讲,最大可能是司法建议公安及其上一级机关作出拘留的行政处罚。法院不能

    2022-03-19 15,340
  • 拘役释放后身份证为什么要报警

    这个大部分是由于有案底,所以使用身份证会报警,建议到公安局档案科咨询一下,看是否能消除这个警报的出现。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

    2022-08-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律上对拘役是怎么解释的 01:07
    法律上对拘役是怎么解释的

    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较轻的一种处罚制度,在刑法上,处罚制度有5种:1、死刑。2、无期徒刑。3、有期徒刑。4、管制。5、拘役。拘役与拘留不同,拘役主要适用于刑法,是短期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让犯罪嫌疑人就近劳动的一种处罚制度,拘役由公安机关在

    1,019 2022.04.17
  • 酒驾保释后还要拘留吗 01:32
    酒驾保释后还要拘留吗

    酒驾保释后,不一定会被拘留。 首先保释是指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如果经过开庭审理后,法院认为犯罪情节比较恶劣而且判处了实刑,那么还是要根据判决书的内容,执行相应的刑罚。如果法院判决了实刑,那

    2,554 2022.04.15
  • 拘留后能保释吗 00:51
    拘留后能保释吗

    被拘留后也可以保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能够适用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该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单独适用附加刑的行为人。如果是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确保适用取保候审不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才能适

    976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