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假释相关法律知识

假释相关法律知识

2023-01-15 14: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1-15回复

专业分析:

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犯罪分子的假释考验期限因原判刑罚及执行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缓刑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暂缓执行,如果犯罪人在考验期内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其适用的条件: 1、对象: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必须宣告缓刑的对象:满足上述条件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此处的年龄和怀孕状态均应指判决时的状态。 4、禁止性条件:对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律师普法更多>>
  • 减刑的相关法律知识
    减刑的相关法律知识

    减刑,是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1、适用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

    2020.09.11 127
  • 起诉离婚相关法律知识
    起诉离婚相关法律知识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021.04.08 161
  • 犯罪中止相关法律知识
    犯罪中止相关法律知识

    犯罪中止相关法律知识: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0.04.08 119
专业问答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

    2021-01-29 15,340
  • 相关法律知识:

    虽然离婚家庭日益增多,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它的伤害在日益减少。选择适合的婚姻,并坚持到底,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事情。而当婚姻真的必须解体时,也必须思考,这个婚,怎么离……   首先,理解《婚姻法》里面的离婚

    2021-01-29 15,340
  •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三条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1-01-29 15,340
  •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

    2021-01-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 01:25
    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

    与竞业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用人单位可以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与此同时,可以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先

    3,675 2022.04.15
  •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 01:23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且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

    1,153 2022.04.17
  • 民法典相邻关系 00:56
    民法典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如下: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不动

    3,711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