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判决是否认定犯罪罪?

判决是否认定犯罪罪?

2022-08-19 15: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9回复

专业分析:

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人都推定为无罪。 2、在法院审判之前行为人叫做“犯罪嫌疑人”。不叫做“罪犯”。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认罪认罚不一定是当庭宣判。一般情况下,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是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不讨论犯罪形态。过失犯罪的犯罪形态只有犯罪既遂一种。过失犯罪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单位犯罪是否还认定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否还认定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不一定认定为共同犯罪。但如果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和自然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可认定为共同犯罪。

    2020.05.11 84
  • 前罪被判缓刑是否认定为累犯
    前罪被判缓刑是否认定为累犯

    前罪被判缓刑不会被认定为累犯。缓刑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其决定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刑考验期结束后因没有违法且表现良好被予以释放的,也不能视为刑罚已执行完毕,而认定为累犯的时间条件为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因此,前罪被

    2020.06.04 81
  • 如何认定犯罪是否成立
    如何认定犯罪是否成立

    认定犯罪成立的条件是: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某种法益;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或有义务有能力阻止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没有阻止的。

    2020.03.25 79
专业问答更多>>
  • 判决认定以前犯新罪

    该犯罪事实触犯的罪名既可以是原指控罪名的同种罪名,也可以是异种罪名......”之规定,此两起案例的后罪人民检察院如果在法定期限内能够追加起诉的,则合并审理;如果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将追加部分与原

    2022-08-12 15,340
  • 从法律上看判决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是否能认定为犯罪

    不一定。 先看是否有无罪辩护理据。 刑事责任方面,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不是指交管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要区分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与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 行政法意义上的

    2022-03-18 15,340
  • 被判处缓刑的罪犯是否认定累犯

    被判处缓刑不能认定为累犯。 首先,累犯是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此为构成累犯的主观条件; 其次,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最后,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

    2022-06-29 15,340
  • 漏罪是否认定累犯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规定,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至40%。适用累犯情节的目的在于防

    2022-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5,858 2022.04.15
  • 共同犯罪的认定 01:22
    共同犯罪的认定

    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实行犯罪行为,并且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都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这个意思是指,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

    2,450 2022.04.15
  • 拒不执行判决犯什么罪 01:32
    拒不执行判决犯什么罪

    如果拒不执行判决的,就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的是对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裁定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够履行的情况下,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拒不

    5,743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