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什么是认罪态度?

什么是认罪态度?

2022-08-14 21:0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4回复

专业分析:

那么重生的人认罪的态度如何呢?同样,没有道,就没有认罪悔改。如果没有中保意识,就不在信心当中,这样的认罪也只是形式,徒具其表。亲近上帝有两个要素,就是信心要素和圣洁要素。因为圣经说:“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又说:“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这个谈来就话长了。就到这里吧。这两个要素都与相连。没有(中保意识的所指)没有悔改和认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被告人有真诚的悔罪表现不论是在公安机关的讯问笔录上还是今天在法庭上,表达了自己真诚的悔罪态度。人民法院在对王某量刑时应该酌情考虑。与此同时,被告人愿意主动接受罚金刑,愿意以此方式来主动接受惩罚,以表明自己的悔罪的诚恳态度。

李鉴春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认罪态度不好符合条件能缓刑:情节较轻的犯罪;悔罪表现;无再犯的危险;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律师普法更多>>
  • 认罪态度差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差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不好如果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判缓刑,其余情况不可以判缓刑。

    2020.08.04 122
  • 认罪态度较好能判缓刑么?
    认罪态度较好能判缓刑么?

    犯罪嫌疑人若认罪态度较好,配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工作,且满足缓刑适用条件的,有很大概率被判处缓刑。《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2020.08.15 91
  • 认罪态度不好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不好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不好不能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之一就是有悔罪表现,并且只有悔罪表现也不一定就可以缓刑,还需要犯罪情节较轻,没有再犯的危险,缓刑之后对本社区没有重大的不良影响,才可以宣告缓刑,还不是一定宣告缓刑。但是如果犯罪分子是未成年人,孕妇或者75

    2022.04.12 570
专业问答更多>>
  • 如果认罪态度好会减刑吗?法院怎么判定认罪态度?

    “认罪态度”内涵认罪态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案后对自己所实施行为的认识程度与所采取的表现于外的一种姿态。其基本特征:时间上,它是指行为结束之后到判决之前。内容上,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何对待自

    2022-08-07 15,340
  • 认罪态度不好能缓刑么

    认罪态度不好是否能判缓刑,应判断是否符合判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022-07-03 15,340
  • 认罪态度差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不好如果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判缓刑,其余情况不可以判缓刑。

    2022-06-08 15,340
  • 认罪态度好能缓刑吗

    认罪态度不好如果满足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条件可以判缓刑,其余情况不可以判缓刑。

    2022-06-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什么规定 01:0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什么规定

    虽然我国刑法中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没有作出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对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例如其中规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应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做好认罪认罚相关

    1,854 2022.04.17
  • 十级伤残是什么程度 01:22
    十级伤残是什么程度

    十级伤残是伤残级别中最低的等次。十级伤残的标准为: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划分依据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无护理依赖。 十级伤残意

    15,016 2022.04.17
  • 犯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00:56
    犯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以诈骗金额分为三个标准。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1,47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