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有哪些关于设备提供合同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

有哪些关于设备提供合同诉讼诉讼时效的规定

2023-10-17 04: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7回复

专业分析:

合同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3年,但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另外,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支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限通常是2年。一般从该方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那天开始计算。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支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通常是5年,从知道或应该知道保险事故发生的那天起开始计算。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提起诉讼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4、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律师普法更多>>
  • 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
    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3年,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定金合同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2021.04.14 85
  • 合同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合同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4.14 340
  • 关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关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关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有以下规定:合同纠纷诉讼适用于三年的普通民事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在三年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超过三年的,对方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2021.01.22 95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诉讼时效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11-08 15,340
  • 行政诉讼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2023-04-28 15,340
  • 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诉讼中的时间限制分为法定期间和法院指定期间两种,也就是说期间一部分由法律直接进行明确;另一部分由法院进行明确。 ●法定期间一般情况下不得改变,不由当事人协商,如立案期间、上诉期间、申请执行期间等。

    2022-03-12 15,340
  •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有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

    2022-04-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1,940 2022.12.11
  • 合同诉讼时效 01:00
    合同诉讼时效

    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这是民法典的一般规定。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技术进出口合同,就要执行特殊的规定。这时候就不能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但是一般来说,针对普通的合同纠纷,法院还是会按照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执行三年的诉讼时效。需要注意

    2,149 2022.04.17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02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