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缓刑考验期是怎样定的

缓刑考验期是怎样定的

2023-06-04 15:2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04回复

专业分析: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刑法》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缓刑考验期是这样的: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应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而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应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考验期限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开始计算的。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考验期是怎样的
    缓刑考验期是怎样的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2020.10.08 121
  • 缓刑的考验期是怎样规定的
    缓刑的考验期是怎样规定的

    缓刑的考验期的规定是在《刑法》第七十三条,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但缓刑的考验期不得少于二个月。

    2020.01.29 65
  • 缓刑考验期怎么确定缓刑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怎么确定缓刑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的计算: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

    2020.03.13 136
专业问答更多>>
  • 缓刑考验期是缓刑的考验期吗

    在我国,缓刑是指对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停刑法不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停刑罚的执行;考试期间,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2021-12-01 15,340
  • 缓刑的考验期是怎样规定的

    缓刑考验期,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有两种期限: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0-14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怎样确定

    1、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2、根据刑法第42条的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即使犯罪分子被判处一个月的拘役,拘

    2023-04-29 15,340
  • 缓刑考验期为多久,缓刑考验期的时间,考验期是怎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

    2022-04-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307 2023.04.20
  •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209 2022.04.17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469 2022.06.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