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不当得利与应因管理的关系有哪些

不当得利与应因管理的关系有哪些

2022-08-08 19:2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8回复

专业分析: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都属于民法四大债,还有两大是契约之债和侵权之债。 无因管理就是行为人没有义务去管理某事而管理了某事,为相关方减少了损失。典型的情形就是拾金不昧。 不当得利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利益却让自己得到了。典型的情形就是飞来横财。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的利益,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 无因管理: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

郑路祥律师

浙江宜景源律师事务所

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的区别: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是使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无因管理是立法鼓励帮助他人、帮助危机和勇敢的产物。

律师普法更多>>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在哪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在哪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为: 1、性质不同,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实施管理行为的。 2、后果不同,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取得的利益,无因管理人可以请求受益人支付因管理支付

    2021.03.04 1,926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引起的是哪些责任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引起的是哪些责任

    不当得利的法律责任如下: 一、数额不大的,承担民事责任。 二、数额较大的,承担刑事责任。 无因管理的法律责任如下: 一、管理人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 二、管理人的给付义务。 三、管理人的损害赔偿义务等等。

    2021.01.08 150
  •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区别

    不当得利是事件、无因管理是行为;不当得利是没有法定或约定的原因,一方获益、一方受损;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主观上具有管理他人事务的意思,客观上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

    2021.04.16 113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处理不当得利与不当得利关系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

    2022-07-09 15,340
  •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区别有哪些

    区别有: 第一,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因此在受益人为善意时,返还的范围仅仅以现存利益为限,如果受益人未获利益或因其善意使所获利益丧失,则不存在返还问题。无因管理中,管理人因管理事

    2022-06-13 15,340
  • 破产管理人因利害关系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①与债务人、债权人有未了结的债权债务关系 ②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3年内,曾为债务人提供相对固定的中介服务 ③现在是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3年内曾经是债务人、债权人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 ④

    2022-06-13 15,340
  • 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的联系是什么?

    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即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仅为他人),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管理他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无因管理之债发生

    2022-07-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26 2022.04.15
  • 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01:00
    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哪些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情形有: 1、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虽然受领人无合法根据而受领,但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如对救助自己生命或拾金不昧的人支付报酬等; 2

    616 2022.04.25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27 2022.12.11
个人债务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