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开庭前一般有什么要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驾驶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后醒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酒后驾驶经营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和运营机动车。酒后或者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刑事案件有公开审理和非公开审理两种情况,普通公民可以参加公开审理案件。不公开审理的案件,比如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商业机密、国家机密的案件,一般人员都不能参加旁听。法院规定,公民可以持身份证和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行公开审理。听众应接受安全检查,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醉驾案件一般在立案后在二个月以内开庭。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醉驾要开庭什么的么
醉驾案件当然要开庭审理,所有的刑事案件都需要开庭审理,人民法院不可能在不开庭的情况下直接判定当事人构成醉驾。而且根据醉驾案件的实际情况,人民法院甚至可以公开审理,若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到庭旁听。
2020.02.08 389 -
醉驾一般多久才可以开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开庭的时间。各级法院的法官都会在规定的时限内结案。一般情况下,给法院提交完起诉书和诉讼费后,法院就已经立案成功,该诉讼就即将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案件的审判实践也会不一样。如果案件适用
2020.02.01 187 -
醉驾一般到什么地方出庭
醉驾会有以下的人出庭:公诉人(人民检察院)、审判人员、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等。
2020.01.15 179
-
醉驾开庭时一般要注意什么
醉酒驾驶开庭注意事项: 一、带齐证件材料,身份证、答辩状、证据等等。 二、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三、有代理律师尽量听从代理律师的,多听律师意见。
2022-07-23 15,340 -
醉驾一般几天开庭
在我国醉驾一般几天开庭,我之前遇到是这样: 醉驾案件普遍审理很快,有些地方从拘留到判决就一个星期时间,所以你这个的话估计也是一两个星期内会安排
2022-07-02 15,340 -
醉酒驾驶醉驾一般多久开庭
首先,判刑多久需要根据你赔偿的情况以及血液酒精含量确定,法定刑期是1到6个月的拘役,具体怎么判还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
2022-08-14 15,340 -
醉驾开庭法官一般会问什么
法官在程中,法官会询问当事人说明问题,这是不可猜测的,因为这要根据所涉及的案件来决定。第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法庭调查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权利义务,证
2021-12-04 15,340
-
00:58
醉驾判刑一般需要多久醉酒驾车在我国构成危险驾驶罪,按照危险驾驶罪来定罪处罚,一般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时间长短以及罚金处罚的多少,应当按照醉酒驾车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的大小,以及醉酒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具有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车、造成交
2,315 2022.04.17 -
00:56
第一次醉驾一般怎么判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醉驾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危险驾驶罪。这时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行为人在公共交通领域,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话,构成危险驾驶罪。具体来说,行为人需要接受拘役的刑罚,同时必须缴纳刑事上的罚金。因此,无论是第一次醉
3,189 2022.04.17 -
01:08
开庭前不收监一般是判缓刑吗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宣告缓刑的前提条件是被告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如果犯罪分子是累犯,或者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则一律不适用缓刑。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的强
2,4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