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过失犯罪会有犯罪中止吗

过失犯罪会有犯罪中止吗

2022-08-28 10:2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28回复

专业分析:

过失这一词就可以看出往往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具有突然性,以及偶尔性的,行为人实际上并不具备对犯罪行为的控制以及预测,所以也就不存在终止的行为。对于过失犯罪的嫌疑人,建议应该咨询相关律师,从其他方面争取减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等形态都是在主观故意的支配下实施、发生的行为状态,过失犯罪不存在主观故意,因此就无所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不存在犯罪中止形态。犯罪停止形态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只有在故意犯罪中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而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必须要造成法定的损害结果才定罪,换言之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过失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律师普法更多>>
  • 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吗
    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吗

    不一定,犯罪中止要求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犯罪中止必须要求你主观上的停止,并且有时还要求你

    2020.11.04 125
  • 过失犯存在犯罪中止形态吗
    过失犯存在犯罪中止形态吗

    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按停止的原因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这些情形只有在故意犯罪中才存在,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达到法定的结果才定罪,换言之,过失犯罪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2020.08.06 249
  • 犯罪过失中止的有效性
    犯罪过失中止的有效性

    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2020.08.26 101
专业问答更多>>
  • 过失犯罪是否有犯罪中止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等形态都是在主观故意的支配下实施、发生的行为状态,过失犯罪不存在主观故意,因此就无所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2021-10-15 15,340
  • 过失犯罪是否有犯罪中止?

    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达到法定的结果才定罪,换言之过失犯罪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2022-08-20 15,340
  • 过失犯罪中止是最终犯罪吗

    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则过失的后果(损害)不会发生,也就没

    2022-08-21 15,340
  • 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吗

    犯罪中止也是构成犯罪的,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

    2022-05-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73 2022.07.02
  •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01:00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规定,对于犯罪中止的情况,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真正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应当对其的处罚消除掉。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该对其处罚进行减轻。我国对犯罪中止行为是肯定和鼓励的,从以上规定就体现出来。 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741 2022.04.17
  •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01:05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吗

    过失犯罪影响子女政审。父母有过过失犯罪行为的,子女可能会在政审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

    4,481 2022.04.1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