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逃汇罪构成立的主要条件

逃汇罪构成立的主要条件

2023-06-26 08:5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26回复

专业分析:

逃汇的方式很多,但并不是一切逃汇套汇行为都构成犯罪。本条关于逃汇罪的规定,只列举了两种表现方式: (1)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 (2)把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刘兆庆律师

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

构成逃汇罪的要件有:犯罪的对象是国家外汇管理制度;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或者将境内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才能构成本罪;本罪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

王勇律师

江苏名俱扬律师事务所

逃汇罪构成要件有:犯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才能构成;犯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是在逃汇;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

律师普法更多>>
  • 逃汇多少金额构成逃汇罪
    逃汇多少金额构成逃汇罪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0.06.08 187
  • 逃汇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逃汇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逃汇罪的立案条件: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单笔在二百万美元以上或者累计数额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0.08.27 150
  • 脱逃罪构成要件主要有
    脱逃罪构成要件主要有

    脱逃罪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方面要件、主观方面要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逃离了其接受刑事处罚或者接受劳动改造的场所,脱离了上述场所看守人员的控制范围,就构成了脱逃罪,需要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承担刑事责任。按照

    2020.10.31 122
专业问答更多>>
  • 逃汇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才能构成本罪。本条规定逃汇罪的主体为国有单位,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将本条已作了

    2021-06-23 15,340
  • 逃汇罪的构成要件?

    (一)逃汇罪的客体要件 逃汇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根据1996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3号发布,根据1997年1月I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决定

    2023-06-12 15,340
  • 逃汇罪的构成要件

    (一)逃汇罪的客体要件 逃汇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根据1996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3号发布,根据1997年1月I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决定

    2022-02-15 15,340
  • 逃汇罪构成条件

    逃汇的方式很多,但并不是一切逃汇套汇行为都构成犯罪。本条关于逃汇罪的规定,只列举了两种表现方式:(1)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2)把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

    2022-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逃汇罪立案标准 01:17
    逃汇罪立案标准

    逃汇罪立案标准为:企业、公司或其他的单位,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擅自把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至境外存放,或者将外汇存放在我国境外,累计转移金额或者一次单笔金额达500万美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企业或者公司相关的法律责任。 逃汇罪的量刑: 企

    816 2021.04.25
  • 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01:00
    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存在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条件。首先,签订合同的主体需为符合条件的主体,需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其次,签订合同的主体意思表示需为真实。意思

    928 2022.04.17
  • 构成遗弃罪的条件 01:24
    构成遗弃罪的条件

    遗弃罪是指,对于老人、孩子或者因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行为人负有扶养义务但是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遗弃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但是对象仅限于老人和孩子以及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遗弃的行为往往会对被害人的身

    2,691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