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拆迁行政复议结果有哪些类型?

拆迁行政复议结果有哪些类型?

2022-08-08 15:3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8回复

专业分析:

房屋征收和补偿是市、县人民政府的职权。征收决定也是由市、县人民政府的名义作出的。所以,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向作出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具体负责接收复议申请的机构是上级人民政府的法制办公室(局)。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分四类:维持决定,限期履行决定,撤销、变更决定,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复议结果有以下三种:考生成绩升高,不变,或者降低。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决定类型有: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决定由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职责;决定撤销、变更原行政行为;决定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决定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等。

    2020.09.18 178
  • 行政复议的法定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法定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定类型有以下这些: (1)维持决定; (2)履行决定; (3)撤销决定; (4)变更决定; (5)确认违法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作出

    2020.05.11 409
  • 征地拆迁行政复议有哪些问题
    征地拆迁行政复议有哪些问题

    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复议机关应该出具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的,应该出具不予受理书面通知;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和审理应该分开;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应该从行政相对人知道其权利或者复议期限之日起计算;应该建立听证制度;复议决定书存在的问题;重实体、轻程

    2020.07.18 146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复议有哪些法定类型

    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定类型有以下这些: (1)维持决定; (2)履行决定; (3)撤销决定; (4)变更决定; (5)确认违法决定。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

    2022-05-13 15,340
  • 行政复议证据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证据种类主要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

    2021-04-14 15,340
  • 行政复议案件类型有哪些

    行政复议案件类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诉,依法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

    2022-07-27 15,340
  • 行政复议类型主要有哪些?

    以下是说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主要有,请参考。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诉,依法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

    2022-06-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01:20
    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以下七种: 1、警告。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口头或者书面的谴责和告诫。 2、罚款。即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收取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该处罚具有强制性。 3、没收违法所得、没

    215 2022.04.17
  • 行政裁决的种类有哪些 01:33
    行政裁决的种类有哪些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按照法律的授权以及法定的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有关,但是却与合同无关的,特定的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行政行为。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裁决的种类主要由以下几个:第一是侵权纠纷,法律明文规定,行

    3,320 2022.04.15
  •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01:14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捏造虚假事实、设定陷阱、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告诉另一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者履行

    862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