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法总则哪些法规不能设定质权

民法总则哪些法规不能设定质权

2023-06-03 20:4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03回复

专业分析: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能设定质权;对于不动产也不可以设定质权。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第四百四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财产不能出质,如未取得产权证书的不动产。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法典规定不能设定质权的范围包括法律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要设立质权应当签订书面形式的质押合同,可以以动产进行质押,也可以以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权利进行质押。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总则规定物权有哪些
    民法总则规定物权有哪些

    《民法总则》规定物权有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021.02.06 195
  • 民法典规定哪些财产不能设立质权
    民法典规定哪些财产不能设立质权

    不能设立质权的财产有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动产以及除法律允许可以出质的权利以外的权利。法律规定可以出质的权利包括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知识产权,专利权等。

    2021.03.27 106
  • 民法总则规定有哪些民法法人规定有哪些
    民法总则规定有哪些民法法人规定有哪些

    民法总则法人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法人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等十项内容。

    2021.04.02 195
专业问答更多>>
  • 不能设定权利质权的民法总则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只有下列权利能够设置权利质权,除此之外的权利均不能设立权利质权: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

    2023-01-02 15,340
  • 民法总则可以设置质权条件是哪些

    能设定质权的有以下这些: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

    2023-05-08 15,340
  • 民法典哪些不能设定质权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能设定质权;对于不动产也不可以设定质权。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二十六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得出质。 第四百四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2022-06-17 15,340
  • 民法典规定哪些财产不能设立质权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动产不能设立质权。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

    2022-06-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6,621 2022.05.11
  •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186 2021.04.22
  • 劳动法规定哪些员工不能辞退 01:14
    劳动法规定哪些员工不能辞退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

    2,17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