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看待见义勇为行为,从犯罪学角度

如何看待见义勇为行为,从犯罪学角度

2022-10-16 18:5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6回复

专业分析:

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示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大学生见义勇为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应该在合理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更好的提倡见义勇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见义勇为的定义:是指公民在履行特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全,与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2021.01.01 163
  • 法律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法律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

    2021.03.27 271
  •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

    2021.04.28 862
专业问答更多>>
  • 见义勇为是否构成犯罪

    不构成犯罪。通常来讲,一个公民对另一个公民的救助义务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道德上的救助义务;一是法律上的救助义务。道德上的救助义务归人们的良心管辖,是自愿行为,在有能力救助的条件下选择不救助的人,受到的是

    2022-03-12 15,340
  • 见义勇为有罪吗?

    正当防卫,见义勇为没有罪。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

    2022-03-31 15,340
  • 某男子见义勇为却被刑拘,如何把握见义勇为和故意伤害的尺度?

    这个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正当防卫条件是关键,如果属于法律规定的情节就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属

    2022-10-16 15,340
  • 见义勇为过度,至犯罪者命亡,会不会判刑

    见义勇为过度,至犯罪者命亡,当然会被判刑。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防卫过当,依法应处轻处罚。

    2022-10-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00:58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处理办法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

    1,379 2022.09.06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320 2022.09.05
  •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01:10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

    2,666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