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缓刑执行相关有哪些问题和相关对策有哪些

缓刑执行相关有哪些问题和相关对策有哪些

2023-06-10 14:2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10回复

专业分析:

(一)缓刑执行相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实践中,因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监管考察不规范,造成缓刑执行犯脱管、漏管现象,表现有: 1、交付执行法律文书的送达不规范。 有的送达手续不完备,无送达签收、送达回执;有的送达法律文书和档案资料不全,缓刑罪犯家庭住址不清;一些异地作案的,其判决书、执行文书只送达犯罪地公安机关,而原籍公安机关因未收到相关的法律文书,不了解罪犯情况,导致漏管,形成见档不见人、见人不见档,甚至人档都不见的现象。 2、法律文书送达与罪犯移送交接脱节。 对羁押在看守所的缓刑犯,法院只将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看守所,而看守所依据法律文书将罪犯释放;对取保候审罪犯,一般宣告缓刑当庭释放,事后将法律文书寄给执行机关。这种人与法院文书相分离的交付方式,导致分部缓刑罪犯违反法律规定,未及时到当地派出所报到。当执行机关收到交付执行法律文书,缓刑罪犯有的已不知去向,形成脱管。 3、缓刑罪犯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客观上给监管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有的罪犯缓刑考察期间,违反规定,不经执行机关允许,擅自外出务工经商,长期脱离监管;有的迫于生计,虽经许可,但不按规定向执行机关报告活动情况,以致失控脱管。 4、缓刑考察效果不理想。 刑法对于具体的考察和配合方式没有规定,这就使得缓刑考察难以操作。 (二)针对缓刑执行相问题的相关对策: 1、规范交付执行程序。 应明确送达的行为模式,对与送达有关的问题进行严谨的规范。在原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明确执行机关为缓刑罪犯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罪犯被宣告缓刑的,应立即通知罪犯居住地公安机关;宣告缓刑罪犯,除不可抗力外,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居住地派出所报到,否则,视为无悔罪表现予以收监;送达应签回证,明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的时限;明确未按规定送达的法律后果及责任追究,杜绝因法律文书送达、罪犯移交等环节发生的漏管、脱管现象。 2、建立缓刑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及交纳保证金制。 针对许多缓刑罪犯不报告便擅自外出、脱管失控、甚至在外地重新犯罪的问题,应建立缓刑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及交纳保证金制,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增设这一条文:缓刑犯释放前,要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相关规定参照刑诉法第五十四条、五十五条保证人的规定。 3、规范缓刑执行的管理和考察工作。 公安机关应建立缓刑罪犯管理台帐,详细记录缓刑执行罪犯活动情况、现实表现及其他有关材料,做到一人一档;基层派出所要落实专人,明确监管职责,严格规范缓刑罪犯的行为,落实定期报告制度,坚持经常性的考察、帮教;同时,要开展缓刑罪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配合社区居委会、农村基层组织、民调组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缓刑执行工作的质量,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4、健全缓刑执行监督机制。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3、《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放弃继承的相关问题有: 1.继承人放弃继承,放弃的应该是已经继承的财产的所有权; 2.只要遗产没有处理完毕,继承人在任何时间均可以放弃继承; 3.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可以丧失继承权。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一)通风、采光、通行等传统相邻关系纠纷; (二)以管线铺设等诉求为代表的空间相邻关系纠纷; (三)区分所有建筑物相邻关系纠纷; (四)相邻环保纠纷; (五)相邻权利人扩张解释现行法所致的相邻关系纠纷。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的相关条件有哪些
    缓刑的相关条件有哪些

    缓刑的相关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悔罪;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人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仍必须

    2022.04.14 185
  • 放弃继承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放弃继承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放弃继承的相关问题有: 1、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放弃继承财产的所有权; 2、只要遗产未处理,继承人可以随时放弃继承; 3、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的,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的,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

    2022.04.16 143
  • 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缓刑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贪污受贿犯罪分子缓刑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关于贪污受贿的缓刑问题:1.贪污受贿数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适用缓刑。2.贪污受贿10000元以上,除具有投案自首或者立动表现等法定减轻情节的之外,一般不适用缓刑。3.贪污受贿

    2020.10.04 76
专业问答更多>>
  • 有哪些相关问题?

    贷款买房应注意的问题有:(一)借款一年内不要提前还款。银行贷款一般规定,部分提前还款应在还贷满一年后提出,并且归还的金额应超过6个月的还款额。(二)贷款后出租住房要告知承租人。当购房者在贷款期间出租已

    2022-11-01 15,340
  • 缓刑人员再就业的相关政策有哪些相关的政策

    目前,我国有关出狱人保护工作的规范,在法律层面只有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该法第三章第五节用了四个条文对罪犯的释放和安置作了原则性规定。第五节释放和安置第三十五条罪犯服刑期满,监

    2022-07-26 15,340
  • 公司变更涉税问题及相关对策有哪些

    1、公司变更法人税务上处理的办法:纳税人应当持公司变更法人的有关证明文件、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等材料,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

    2023-03-14 15,340
  • 相关认定问题有哪些

    1、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的手段,主观上都出于故意,其不同之处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

    2022-11-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1,962 2022.12.11
  •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哪些 00:50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哪些

    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 1、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2、拘役。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3、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

    7,196 2022.05.13
  •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01:13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有哪几种

    公安机关刑罚执行具体有哪几种: 1、管制。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一种刑罚方法;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进行工作或者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083 2022.11.2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