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乘人之危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

乘人之危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

2022-11-04 18:2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4回复

专业分析: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乘人之危与民事欺诈的共同点在于:一方当事人不平等地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从而使交易处于不公正的状态,破坏了民事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欺诈相比,乘人之危与对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特点表现在: 第一,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并不是对方当事人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客观情况所致或是因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并且处于为难境地的当事人往往就是为了摆脱这种为难境地而急欲与他人签订合同以获得利益或标的。例如,有的民事主体家中突然有人生重病,急需一笔钱治病,欲变卖家中值钱的财产。又如,债务人急于还清货币之债而变卖企业的高值固定资产以救活企业等。而买主乘机压价,压到一般市场价格以下。卖方因急需将财产售出,不得不接受该条件与之成交。 第二,乘人之危的一方并没有强迫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一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订立合同,相反,对方当事人仍然是在平等的地位上通过协商来达成协议,只是一方当事人由于处于为难境地,另一方当事人占据有利的位置,彼此之间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平等而已。同时,乘人之危的一方当事人并没有强迫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只是利用了这一可乘之机使处于为难境地的当事人一方无奈,为摆脱困境而作出了订立合同的抉择。 第三,乘人之危的一方当事人并没有制造任何假象来迷惑或欺诈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面临的客观情况是真实的,是双方都能为之作出正确判断的。乘人之危的一方当事人所表示的意思是真实的,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表示的意思也是真实的,双方均无意欲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民事欺诈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而作出一定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从而达到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但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而诈骗犯罪行为不产生民事法律关系; 3、行为人是否有实际履行能力是二者在客观方面的区别。

王炳亮律师

江苏首维律师事务所

民事欺诈和诈骗区别在于:1、二者的行为目的不一样,刑事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来骗取他人的财物,而民事欺诈是在民事行为中,以夸大事实来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来谋取一定的利益;2、二者的存在基础不一样;3、二者的侵害对象不一样;4、二者的严重程度不一样。

律师普法更多>>
  • 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
    诈骗和民事欺诈的区别

    诈骗罪和民事欺诈两者都可表现为在经济活动中采用欺骗方法取得对特定财物的不法占有状态,主要区别在于:一是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方法,旨在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交易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诈骗罪实施欺骗

    2020.09.05 586
  •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民事欺诈和合同诈骗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观目的不同; (2)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 (3)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 (4)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5)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 (6)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2020.08.03 139
  •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在哪
    民事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在哪

    民事欺诈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主体是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通过使用诈骗方法

    2020.04.20 100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欺诈和乘人之危

    乘人之危和民事欺诈的共同点是,一方不平等地获得另一方的财产,使交易处于不公平状态,破坏了民事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欺诈相比,乘人之危与对方订立合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一是困难一

    2021-10-28 15,340
  • 民事欺诈与乘人之危有何区别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乘人之危与民事欺诈的共同点在于:一方当事人不平等地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从而使交易处于

    2022-05-23 15,340
  •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的差异有: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合同诈骗罪

    2022-06-23 15,340
  • 民事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目的不同。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

    2022-06-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

    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308 2022.05.11
  • 欺诈和胁迫的区别 01:01
    欺诈和胁迫的区别

    欺诈和胁迫,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受胁迫者是出于恐惧而被迫订立合同,而受欺诈者表面上是自愿订立合同; 2、受胁迫的内容不可能构成合同的条款,而受欺诈的内容则相反; 3、胁迫只能是积极的行为,而欺诈既可以是积极的行为,也可以是

    2,438 2022.05.11
  • 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区别 01:12
    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区别

    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区别有三点,分别是: 1、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2、在犯罪行为方式上不同。危险驾驶罪包括醉酒驾驶和追逐竟驶两种行为;交通肇

    721 2022.11.2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