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婚纱摄影花了钱拍的是不是有欺诈行为

婚纱摄影花了钱拍的是不是有欺诈行为

2022-10-18 11:5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8回复

专业分析: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不算欺诈,因为预算毕竟不是实际的费用只是大概估计费用会在预估值的范围。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影楼的合同通常都是格式合同,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提示、说明的义务,应当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对格式合同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合同一方的解释。首先要看一下双方的合同是如何签订的,在合同内是否约定了关于多拍照片、相框、相册的处理办法,如果没有约定或者对方仅凭其公司规定来解释,要求追加费用,消费者是可以拒绝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交纳定金后是可以退还的。一般情况有两种退还的可能,第一,收取定金一方违约,需要双倍返还定金,第二,双方协商解除合同,由收取定金一方返还收取的定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律师普法更多>>
  •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算欺诈吗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算欺诈吗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不算欺诈,因为预算毕竟不是实际的费用只是大概估计费用会在预估值的范围。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2021.01.08 208
  • 婚纱摄影定价太高算严重欺诈吗
    婚纱摄影定价太高算严重欺诈吗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不算欺诈,因为预算毕竟不是实际的费用只是大概估计费用会在预估值的范围。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2021.01.16 128
  • 婚纱摄影交了定金是否能退
    婚纱摄影交了定金是否能退

    婚纱摄影交了定金,定金能退。如果交定金的当事人按照约定履行义务的,定金能退;或者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定金可以双倍退还;但当事人如果不按约定履行的,则定金不能退。

    2021.03.16 280
专业问答更多>>
  •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算欺诈吗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不算欺诈,因为预算毕竟不是实际的费用只是大概估计费用会在预估值的范围。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

    2021-12-23 15,340
  • 拍摄婚纱摄影超出套餐费属于违法行为吗

    婚纱摄影超出预订费不算欺诈,因为预算毕竟不是实际的费用只是大概估计费用会在预估值的范围。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

    2022-10-12 15,340
  • 婚纱摄影外景拍摄,客户物品丢失,婚纱摄影公司赔偿吗?

    婚纱摄影外景拍摄,客户物品丢失,婚纱摄影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需看具体情形。

    2022-10-01 15,340
  • 婚纱摄影婚礼费是不是返还的

    婚纱摄影费不属于彩礼返还的范畴。 根据民法典婚姻编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

    2022-05-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72 2022.04.17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455 2022.04.17
  • 什么是欺诈罪 01:20
    什么是欺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29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