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看待“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问题

如何看待“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问题

2021-10-31 14:1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31回复

专业分析: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受益人不得向管理人支付报酬或补偿。 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必须向对方支付必要的费用。 我国法律规定,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权利;但受益人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除外。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受益人可以不向管理人支付报酬或者补偿。 但如果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则需要支付给对方必要的费用。 我国法律规定,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受益人可以不向管理人支付报酬或者补偿。 但如果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则需要支付给对方必要的费用。 我国法律规定,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律师普法更多>>
  •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要怎么办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要怎么办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应不支付补偿报酬,受益人意思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2021.03.15 131
  • 如何看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如何看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 (一)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终止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协商一致的; (三)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0.03.03 59
  • 如何看待个人进退留转问题?
    如何看待个人进退留转问题?

    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做到“进”不争位、“退”不气馁、“留”不松劲、“转”不浮躁,考验的是党性觉悟、思想境界和胸襟气度。粟裕“两让司令”、黄克诚服从组织安排到更需要的地方去、许光达几番自请降衔、喻杰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建设家乡,我们党成立近百年

    2020.08.25 884
专业问答更多>>
  •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如何处理

    违反本人意思的不构成无因管理,管理人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与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不得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2022-07-10 15,340
  •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该怎么办

    1、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应不支付补偿报酬,受益人意思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2、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2022-07-24 15,340
  •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应当怎么办

    1、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应不支付补偿报酬,受益人意思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2、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2022-06-28 15,340
  • 实行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怎么处理

    无因管理违反本人意思的,受益人不得向管理人支付报酬或补偿。 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公序良俗的,必须向对方支付必要的费用。 我国法律规定,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权利;但

    2021-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因管理是指什么 01:11
    无因管理是指什么

    无因管理,是指并没有受到他人的委托,也不存在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是民法中债的发生根据之一。要构成无因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否则无法构成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1

    2,642 2022.04.17
  •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00:55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

    7,532 2022.04.17
  • 债务迟延履行如何处理利息问题 01:27
    债务迟延履行如何处理利息问题

    迟延履行利息接受者是执行案件的申请人,申请人可以主张,也可以放弃,所以区分情形处理。 第一种,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通常是判决书)已明确被告知如果被执行人不按期履行,申请人按《民诉法》规定要求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利息,然而申请人没有申请的

    1,68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