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法律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和依据有哪些?

法律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和依据有哪些?

2022-11-20 15: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20回复

专业分析: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中国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超过上述期限,追诉时效即告终止,不再追诉。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概念为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这些权力即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者执行刑罚。有两种种类: 1.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2.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被判刑的人执行刑罚有效期限的制度。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概念为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这些权力即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者执行刑罚。有两种种类: 1.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2.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被判刑的人执行刑罚有效期限的制度。

律师普法更多>>
  • 刑法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有什么
    刑法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有什么

    概念为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这些权力即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者执行刑罚。有两种种类: 1.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2.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

    2020.09.21 58
  • 刑法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怎样的
    刑法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怎样的

    概念为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事追诉权和刑罚执行权,这些权力即归于消灭,对犯罪人就不能再追诉或者执行刑罚。有两种种类: 1.追诉时效,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有效期限的制度。 2.行刑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

    2020.01.06 66
  • 特别累犯的概念及种类有哪些
    特别累犯的概念及种类有哪些

    界定特别累犯如下:前罪与后罪在性质上相同或触犯同一罪名的累犯,前后两罪是故意犯罪,并且在性质上相同或触犯同一罪名,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任何时间。其种类的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恐怖活动犯罪的特别累犯;黑社会性质组

    2020.08.25 108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追诉时效的概念及种类有哪些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中国刑法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 1)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

    2022-05-16 15,340
  • 受贿罪立案追诉有哪些种类及立案追诉的法律依据

    贿赂案件有:贿赂金额超过3万元。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为受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受托人财产的行为。

    2021-12-25 15,340
  • 证据的种类及法律依据都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

    2022-11-04 15,340
  • 的概念和种类

    1.立约定金。《担保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几,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2.成约定金。《担保法解

    2022-10-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599 2022.04.17
  •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01:15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为: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

    2,246 2022.09.04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4,885 2022.11.23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