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朋友圈中骂人的行为属于名誉侵权吗?

朋友圈中骂人的行为属于名誉侵权吗?

2022-11-15 17: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15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这种行为是属于侵权的。在朋友圈骂人对他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属于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在朋友圈骂人对他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属于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在朋友圈损坏名誉算侵权。构成在朋友圈侵害名誉权的,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 1、被侵权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要证明侵权人确实在朋友圈发表了侮辱诽谤的内容,对被侵权人造成了名誉损害。 2、侵权人的行为违法。只要侵权人采用了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必须是一种因果关系。否则,不能构成侵权。 4、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侵权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都构成侵权。

律师普法更多>>
  • 在朋友圈损坏名誉算侵权吗
    在朋友圈损坏名誉算侵权吗

    在朋友圈损坏名誉构成侵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对他人的名誉、声誉及社会评价造成不良影响。

    2021.02.05 107
  • 在朋友圈骂人构成侵权吗
    在朋友圈骂人构成侵权吗

    在朋友圈骂人对他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属于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2021.04.25 97
  • 朋友圈骂人算是侵权么?
    朋友圈骂人算是侵权么?

    在朋友圈骂人构成侵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对应的承担侵害责任。

    2021.02.09 110
专业问答更多>>
  • 在朋友圈发出骂人的话算是名誉侵权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这种行为是属于侵权的。在朋友圈骂人对他人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属于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2-11-07 15,340
  • 发朋友圈骂人是否侵犯了他的名誉权

    1、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法律规定为侵犯了个人的《名誉权》;2、如果捏造或者夸大事实,侮辱诽谤当事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

    2022-02-05 15,340
  • 恶意发朋友圈的人属于名誉受侵害吗

    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尤其是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平台的新传播媒介上,发表言论同现实生活中承担法律责任是一致的,原因是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

    2022-09-10 15,340
  • 骂人属于名誉侵权吗

    骂人属于侵犯名誉权,当今是文明社会,辱骂或者诽谤都是侵害名誉权的一种。当事人如果不想把事情严重化,可以要求对方进行停止侵权,但是如果受害人想让对方进行赔偿,那么受害人可以收集资料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维权

    2022-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朋友圈发别人照片骂人犯法吗 00:51
    朋友圈发别人照片骂人犯法吗

    朋友圈发别人照片骂人犯法。因为朋友圈发别人照片骂人,可能会侵犯公民的肖像权,情节轻微的,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4,247 2022.05.11
  •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00:51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简言之,将构成人格的不同人格利益要素用权利的方法予以法律保护的这些民事权利,就是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

    1,382 2022.05.11
  •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00:54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交付财物,使行为人因此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5,388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