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交警罚单行政复议工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被处罚人要对交警罚单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由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明显不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要对交警罚单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由被处罚人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明显不当。
当事人对交通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罚单60日内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维护自己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
对交警的罚单如何提出行政复议
对交警的罚单提出行政复议的方式是自知道交警开罚单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
2020.10.23 124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工作
对待行政诉讼案件的有: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
2020.05.12 305 -
如何提交交警罚单复议
当事人可以对交警的罚单提出书面的或者口头的行政复议,自知道交警开罚单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当事人如果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
2020.10.04 142
-
如何做交警罚单行政复议?
如果被处罚人要对交警罚单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由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明显不当。
2022-11-12 15,340 -
交警罚单如何进行行政复议
如果被处罚人要对交警罚单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由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明显不当。
2022-05-24 15,340 -
交警罚单如何进行行政复议?
如果被处罚人要对交警罚单进行行政复议的,需要由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证明该处罚决定错误或者明显不当。
2022-11-04 15,340 -
如何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
怎样选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当事人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只选择行政复议;第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2-09-16 15,340
-
01:05
交警认定书不服,需要行政复议对交警认定书不服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3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复核结束后,召集事故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复核结果。需要进行行政复议。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成立,由具有
2,453 2022.04.17 -
01:21
行政处罚能复议撤销吗行政处罚能复议撤销。 如果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比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这些处罚决定,那么可以按照法律申请行政复议。 法律规定,行政行为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可以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主
1,642 2022.05.11 -
01:18
交通事故行政复议流程交通事故行政复议流程: 1、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要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2、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6,37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