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受贿罪应该怎样取证呢?交予谁?

受贿罪应该怎样取证呢?交予谁?

2022-09-04 15: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04回复

专业分析:

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案件从犯罪行为的实施到案发,间隔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转移、伪造、隐匿、销毁罪证,罪证容易灭失,造成实物证据少,主要靠言词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现象。受贿案件的知情人是人或者是嫌疑人的亲属和死党,或者是与案件有牵连、有利害关系的人,他们有的是对嫌疑人有一定的感恩之心,有的怕既破了财又遭受牢狱之灾,有的怕一旦如实作证而受到打击报复或影响业务等等,案件中常出现作证后又翻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李鉴春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受贿罪取证的方法:主体要件的证据;利有职务之便的证据;主观故意的证据;受贿行为的直接证据。

宁飞龙律师

北京市盈科(苏州)律师事务所

受贿罪取证的方法:主体要件的证据;利有职务之便的证据;主观故意的证据;受贿行为的直接证据。

律师普法更多>>
  • 受贿罪应该怎样减刑
    受贿罪应该怎样减刑

    受贿十五万,按最新的刑法规定,可以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完全可以减刑、假释。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020.09.23 155
  • 受贿罪既遂应该怎样处罚
    受贿罪既遂应该怎样处罚

    单位受贿罪既遂的处罚标准: 1、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别人财物,为别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2、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前款所列单位

    2022.07.02 191
  • 商业贿赂罪该怎样取证
    商业贿赂罪该怎样取证

    商业贿赂罪的取证方法: 1、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获语证据; 2、通过查封、扣押、冻结合同文件、财务账户、银行账户和资金流动痕迹,获得有力的书证; 3、通过鉴定渠道解决专业或专业事实问题; 4、必要时,依法采取技术调查措施。商业贿赂罪

    2022.04.15 186
专业问答更多>>
  • 受贿怎样取证?交予谁?

    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案件从犯罪行为的实施到案发,间隔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转移、伪造、隐匿、销毁罪证,罪证容易灭失,造成实物证据少,主要靠言词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现象。受贿案件的知情人是人或者

    2022-09-01 15,340
  • 受贿怎么取证,交予谁?

    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案件从犯罪行为的实施到案发,间隔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转移、伪造、隐匿、销毁罪证,罪证容易灭失,造成实物证据少,主要靠言词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现象。受贿案件的知情人是人或者

    2022-09-01 15,340
  • 受贿能怎么取证,交予谁?

    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案件从犯罪行为的实施到案发,间隔时间长,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转移、伪造、隐匿、销毁罪证,罪证容易灭失,造成实物证据少,主要靠言词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现象。受贿案件的知情人是人或者

    2022-08-31 15,340
  • 受贿罪应该如何取证

    受贿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取证: 1、犯罪主体是否为国家工作人员; 2、收受贿赂是否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证据、是否在公务人员的职权范围据; 3、是否为索贿的证据。

    2022-05-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受贿罪怎样判刑 00:55
    受贿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受贿罪是指国家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在岗位上的便利,而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是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较大或有其他较为严重情节的,依法应当判处拘役或者是3年以下的有期

    971 2022.04.15
  • 单位受贿罪怎样判刑 01:09
    单位受贿罪怎样判刑

    如果单位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就构成了单位受贿罪。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下面几个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其他非国有性质的单位不能构成本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单位受贿罪主要有

    1,292 2022.04.17
  • 单位受贿罪能取保吗 01:09
    单位受贿罪能取保吗

    单位受贿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61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