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受到威胁逃避了怎么办

受到威胁逃避了怎么办

2022-03-21 17:1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21回复

专业分析:

受到威胁逃避了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需与律师签订合同,授权委托。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我国《律师法》第二搜索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三)担任刑事辩护人; (四)担任非诉讼代理,参与调解和仲裁; (五)解答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受到他人威渤后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考虑报警处理,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受到威胁恐吓的办法:当事人可以立刻报警处理。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展开调查,确认情况属实的,应当对行为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律师普法更多>>
  • 受到人身威胁怎么办
    受到人身威胁怎么办

    一般的做法,最多也就是到附近派出所备案,但是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人身安全威胁的存在,例如恐吓信等。另外就是自己加强防范意识,随身带好短棍之类防身器械。同时可以临时抱佛脚去练一练。

    2020.04.22 1,130
  • 受到他人威胁怎么办
    受到他人威胁怎么办

    受到他人威胁的,应这样解决: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6.14 141
  • 受到死亡威胁怎么办
    受到死亡威胁怎么办

    遭受胁迫恐吓威胁,危及人身安全的可以直接报警处理。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2.20 271
专业问答更多>>
  • 受到威胁,逃避了. 怎么办

    受到威胁逃避了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需与律师签订合同,授权委托。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我国《律师法》第二搜索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

    2022-05-03 15,340
  • 受到威胁逃避怎么办?

    受到威胁逃避了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需与律师签订合同,授权委托。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我国《律师法》第二搜索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

    2022-04-28 15,340
  • 受到威胁逃避怎么办

    受到威胁逃避了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需与律师签订合同,授权委托。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我国《律师法》第二搜索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

    2022-05-10 15,340
  • 遭到威胁逃避了怎么办

    受到威胁逃避了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需与律师签订合同,授权委托。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我国《律师法》第二搜索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律师为社会提供法

    2022-04-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别人威胁了应该怎么处理 00:46
    被别人威胁了应该怎么处理

    被别人威胁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可以让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通常会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再交由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会

    4,549 2022.04.17
  • 威胁恐吓罪怎么处罚 01:02
    威胁恐吓罪怎么处罚

    目前我国并没有恐吓威胁罪这个罪名。存在恐吓威胁行为的,会被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

    1,474 2022.04.17
  • 小三拿孩子威胁老公怎么办啊 00:57
    小三拿孩子威胁老公怎么办啊

    小三拿孩子威胁老公要分情况处理。如果是单纯的拿孩子威胁老公 要求婚姻关系合法等钱财以外的诉求,属于道德问题,法律上不做干涉,也很难定性为违法行为;但如果是以孩子为名义索要分手费或者存在以恶害相通告,使用恐吓、威胁的方法,使另外一方产生恐惧心

    3,39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