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人民的判决体现了法律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人民的判决体现了法律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2022-10-28 16:4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8回复

专业分析:

一、法律是公民权利的来源和依据。也就是说,只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才受法律保护。二、有权利就有救济,权利是通过执法和司法过程来保障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公民与法律的关系: 1、法律既规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规定公民应尽的义务,所以法律所规定的范围比公民的权益要大。 2、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 3、法律明确了公民的权利。然后,公民的权利的行使是以法律的保障为前提条件。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法典是调整公民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它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影响着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律师普法更多>>
  • 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宪法与公民的关系

    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2020.10.15 2,103
  •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有公民和法人等。

    2021.03.18 476
  •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国家利益总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国民的个体利益和人民的公共利益,并最终服从于人民利益。

    2020.11.22 2,252
专业问答更多>>
  • 民事权利与民法的关系

    民法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

    2022-10-18 15,340
  • 公民权利与宪法关系是怎样的?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公民把自己的私权利让度出来, 通过宪法的确立, 形成了公权力, 并且宪法在私权利和公权力之间做出了一定的配置。 总的来说限制公权力, 最大保障私权利的行使自由

    2022-07-28 15,340
  • 法律事实与民事权利、义务的关系

    法律事实与民事权利、义务的关系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义务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法律事实和民事权利、义务的关系是:法律事实是民事权利、义务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比如,甲与乙签订一

    2022-10-20 15,340
  • 公民履行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取决于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行使者,也是义务承担者。公民在享有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应享有权利,绝不允许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

    2022-03-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01:01
    民法调整是的财产和人身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如果当事人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受到侵犯的,其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起诉需要向法院提

    3,108 2022.04.17
  • 民法典相邻关系 00:56
    民法典相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如下: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不动

    3,719 2022.04.17
  •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00:55
    如何看待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是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2、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

    7,54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