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间借贷起诉费用有哪些呢?

民间借贷起诉费用有哪些呢?

2022-11-08 08: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8回复

专业分析:

民间借贷起诉费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间借贷起诉流程如下:1、起诉;2、法院受理,起诉书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4、法院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公告决定开庭审理案件;5、法院调查;6、法庭辩论,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终意见;7、法院辩论结束,依法作出判决;8、宣告判决。

律师普法更多>>
  • 民间借贷起诉有哪些后果
    民间借贷起诉有哪些后果

    民间借贷被起诉的,人民法院需要依法判决,欠款被起诉败诉的,是需要履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内容的,如果不履行的,可能会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1.02.25 138
  • 民间借贷起诉条件有哪些
    民间借贷起诉条件有哪些

    首先,需要有合格的原告,也就是说原告需要是本案民间借贷纠纷的权利人。其次,需要有明确的被告,也就是说被告是需要承担本案义务的人并且原告能够提出明确的被告,例如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等。再次,原告需要能够提出合理的诉讼请求,也就是

    2020.02.14 305
  • 民间借贷起诉有用吗
    民间借贷起诉有用吗

    起诉民间借贷纠纷是有用的。如果当事人依法获得胜诉判决的,而对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当事人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将执行所得的财产交付给当事人。

    2020.08.10 169
专业问答更多>>
  • 起诉民间借贷费用有哪些

    亲,关于诉讼费,请问律师或参考按照0;7.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2.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下列比例分段

    2022-03-24 15,340
  • 民间借贷起诉费用

    收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右侧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每件交纳50元; 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

    2022-03-13 15,340
  • 民间借贷的起诉费用

    借款纠纷案件属于财产纠纷案件,其收费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收取,其收费标准如下:财产案件收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每件交纳50元;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

    2022-09-01 15,340
  • 民间借贷哪里起诉有用

    起诉民间借贷纠纷是有用的。当事人依法取得胜诉判决,对方拒绝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措施,将执行所得的财产交付给当事人。

    2021-11-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间借贷怎样起诉 01:08
    民间借贷怎样起诉

    民间借贷起诉流程如下: 1、收集整理证据。作为债主,应该在发起诉讼之前固定好证据,否则难以获得支持; 2、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一般都是在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3、准备起诉状以及证据材料。带好材料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4、法官在接受材料后会

    374 2022.05.13
  • 民间借款起诉有用吗 01:03
    民间借款起诉有用吗

    民间借款起诉有用。向法院起诉是有效地解决纠纷的方式。尤其是对于欠款人下落不明或者拒不还款的老赖,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权才是最安全可靠的,在向法院起诉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金额比较大,可以进行财产保全;原告在起诉的时候应该提供书面借据。没有书面证据

    429 2022.05.13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414 2022.09.2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