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不承认一般要怎样处理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6种情况属于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造成小事故,一般尚不构成犯罪,逃逸者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逃逸者要接受治安处罚。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
一般要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可以依据以下情况确定:第一、当事人造成交通肇事的损害后果,对于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责任。第二、当事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第三、逃逸的
2021.08.10 345 -
一般要怎样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由此可知,对于交通肇事逃逸
2020.01.12 187 -
发生交通事故后怎么样才不算肇事逃逸
发生交通事故后不算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主要是双方达成私了协议后其中有一方反悔并报案的,当事人为了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在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驾车驶离现场的等。
2020.02.19 148
-
发生了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不承认一般要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驾驶员逃逸后不承认怎么处理。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属于交通肇事逃逸。可以向交警队报警。报警人也可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事故当事
2022-06-20 15,340 -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怎样处理
1、驾车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应当对驾驶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2022-11-05 15,340 -
一般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样处理好呢?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2022-07-29 15,340 -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后怎样处理肇事者?
高速上车祸,必须报警。逃逸人负全责。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但是,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
2022-10-11 15,340
-
01:25
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处理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处理办法为: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应当根据刑法中交通肇事罪来判处相应的刑罚,具体的刑罚根据肇事者造成的事故严重性及影响程度来判定。 1、肇事后逃逸,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情形,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两
3,059 2022.04.15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724 2022.04.17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557 2022.05.11